顾名思义,禹会村的村名也喻意着其所承载过的历史。不过,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说,村名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难以溯源。
研究人员注意到,北魏时期《水经注》中记载的禹墟与今天禹会村的方位吻合,为这个小村庄与远古文明的联系提供了佐证。
学界认为,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禹会村考古价值也许远不止于此。
流经禹会村的淮河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历史上,独特的地理区位让南雨北雪、南船北马、南稻北麦、南秀北雄在此汇聚交融,各种文化也在这里被消化、被吸收、被沉淀。
这是6月16日在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考古科研基地拍摄的文物标本库房。新华社记者刘美子摄
禹会村考古研究基地库房中,摆放着各类初步修补、拼合的出土器物。“它们既有黄河流域文化特征,也有长江流域文化特征。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4000年前已相当频繁。”张东说。
文化交融让禹会诸侯的历史更加清晰,也预示着此后夏王朝的诞生。“我们很自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在这里均有体现。”蚌埠市文体旅局文物科科长郭全说。
为了激励后人,作为中国治水历史上最著名的代表性人物,包括蚌埠在内的中国很多地方每年都有纪念禹的盛大节日。
对这种纪念活动,也有人认为“治水者或许不是禹”。而张东认为,这种争议可以暂时搁置。
张东说,事实上,中国人把对无数代治淮人物和企盼大河安澜的情感寄托,都浓缩到了禹一个人身上。我们纪念的也许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而这才是中华民族最需要传承的。
近年来,一项总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淮河治理工程在蚌埠市启动,生态修复和文明复兴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同时发生着,禹的后人正一代代把接力棒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