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黑土地耕作模式变化:保护性耕作“版图”不断扩大(2)

“雨季来临,坡耕地易出现水土流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宋春雨说,雨水少时,等高垄把水留在原地,起到蓄水作用。雨水多时,就会将水排到两侧排水沟中。他们还在排水沟中种植根系较深、耐涝的草,以减缓水土流失。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通过专业设备检测发现,等高种植技术让水土流失有了明显下降趋势。“在非等高种植的条件下,500毫升的径流中有5克泥沙含量;采取措施之后,泥沙含量只有0.5克。”宋春雨说。

东北三省在黑土地保护上持续统筹布局,稳住“大国粮仓”。“梨树模式”“龙江模式”“辽河模式”……在黑土地上,一个个保护性耕作模式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在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龙江省“十四五”黑土地保护规划》先后出台,将黑土地保护措施落实到地块;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的责任分工体系,确保黑土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

吉林省则着眼于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规模,落实中央扶持资金12.47亿元,3300万亩任务已细化分解到县、乡、村。

辽宁省今年提出在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1300万亩的基础上,“精耕细作”500万亩黑土地,建设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设施配套、产能稳定的黑土地保护示范区。

新理念、新技术、新农人

记者了解到,虽然保护性耕作土地面积逐年递增,但与约2.78亿亩的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总量相比,范围仍然有限。记者走访发现,各地在加大力度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不少难题。

首先是改变传统耕作观念不易。“梨树模式”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秸秆覆盖。可刚开始推广时,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王贵满几乎找遍了农户,大都被婉拒。“大伙都说,种了几十年地,没见过把秸秆留在地里的。”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