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封面评论|强化协同应对挑战,平复人心“震感”

封面评论|强化协同应对挑战,平复人心“震感”

□蒋璟璟

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附近(北纬29.61度,东经102.14度)发生6.8级左右地震,四川成都、雅安等多地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同时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赶赴震区。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迅速调集力量出发赶往震中。

泸定6.8级地震突如其来,多地震感强烈。在多地疫情散发、全省抗疫承压的大背景下,此次疫情之于人心的“震感”,或许还要更强烈一些。泸定的情况牵动人心。地震发生之后,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启动,多路救援队伍迅速朝灾区集结。

争分夺秒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于此,我们有经验、有预案,也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和高效的行动能力。当务之急,就是从最初的短暂慌乱中回过神来,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抓住黄金时间窗口期,尽可能减少损失,全方位防范次生灾害。

这段时间,“疫情防控”叠加“抗震救灾”,四川任务艰巨复杂。多重挑战、压力巨大,越是如此,就越是要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应该是贯穿这两项具体工作的核心主线。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强化进程协同。在此框架统合下,分清轻重缓急,有机衔接、并行不悖,不该是一件难事。

防疫、抗震,不仅是公共责任,同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尽责,这套应急响应行动机制,便将效能提升、能量倍增。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既要保持一份审慎,也要怀揣一份热忱。对于可信的求助信息多多转发,对于听说的“可疑传闻”少些轻信;安抚好自己的内心和身边的家人,不要让焦虑情绪相互叠加强化——更健全的信息素养,更强大的心理调适能力,将可使我们获得一份平静。此刻,冷静与理智,至关重要。

抗压能力、危机应对能力,是一种可以转化的通用能力。应对疫情、抗震救灾的过程,也是一个锻造能力、凝聚力量的过程。我们坚信,川人齐心,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