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科技做支撑增收动力足

“老徐来了,这几年,村民棉花地里套种西瓜或者荷兰豆,多赚了不少钱!”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党总支书记刘准,对老徐满脸的服气。

老徐叫徐三阳,是衡阳县有名的高级农艺师。作为县里派往梅花村的科技特派员,他隔三差五到村里去。几年前,老徐积极推广“棉—瓜套种”和“棉花+荷兰豆”高效种植技术,使村里每年纯收入增加200万元以上。

“经济强县科技先行。”衡阳县委书记曾建华说。近年来,为了让农民吃上科技饭,围绕粮食、水果、油菜、油茶、棉花、家禽等优势特色产业,衡阳县委组织部、县科协深入全县400余家种养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了解情况,对接省、市高校、科研院所,按需选派90多名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提供产业发展咨询、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指导及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水稻直播机、激光平地机、无人机施肥喷药……一系列高科技操作,让衡阳县三湖镇种粮大户王水斌看到了科技对农业增产的巨大作用。

“我用到的这些新技术,离不开黄老师的指导。”王水斌所说的黄老师正是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局专家黄明春。“我们每月现场服务不少于3次,与帮扶农户时刻保持电话或视频联系,遇到问题及时指导。”黄明春说。

今年,王水斌主要选种的水稻品种容易感染稻瘟病。如果没得到很好预防,早稻产量会减少50%以上,甚至是颗粒无收。黄明春争分夺秒,制定稻瘟病预防方案,指导王水斌及时采取了救治措施。

在衡阳县西渡镇桐桥村一处养殖基地,昏暗潮湿的环境里,徐春花正打着手电,在上百个常年恒温的水池边查看娃娃鱼长势。

徐春花常年在外从事娃娃鱼孵化。10多年前,县里动员徐春花回乡创业,在家门口搞起娃娃鱼养殖。没想到,回乡第一年就跌了跟头。因大面积染病,1000多尾娃娃鱼没有存活下来。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