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让见义勇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法治头条)(4)

“一系列鼓励见义勇为的司法判决,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让见义勇为成为一种自主决定的行动选择。”车浩说。

进一步消除英雄仗义出手的后顾之忧

日前,浙江嘉兴桐乡一名幼童不慎从6楼坠落。千钧一发之际,某银行工作人员沈东与陆晓婷立即冲上前,徒手接住了坠楼的孩子,挽救了孩子生命。前几天,浙江省桐乡市公安局向他们颁发了见义勇为证书。

尽管见义勇为表彰奖励更加及时、覆盖面不断增加,但对于见义勇为的认定,目前各个地方的认定机构还不尽相同。比如,有的是地方政法委,有的是公安部门,有的是民政部门。

“建议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的见义勇为立法,推动见义勇为工作体系化、规范化、现代化,减少各地各部门的分歧、扯皮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说,“针对致残或牺牲的见义勇为人员,相关部门还可以继续完善抚恤政策和保障政策。”

去年,全国见义勇为工作会议提出,要针对标准不够统一、对接不够顺畅、救助不够精准等问题,推动完善相关政策,决不能轰轰烈烈表彰过后就无人问津,要进一步消除英雄仗义出手的后顾之忧。

“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积极推动对见义勇为行为及时认定、探索建立见义勇为法律援助制度等,保护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合法权益,绝不能让英模们流血又流泪。”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邓卫平表示,“同时,协调当地政府妥善解决见义勇为人员的后续优抚保障问题,既要解他们一时之困,也要健全英模及其家庭权益保护和保障的长效机制。”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社会崇尚见义勇为、公众支持见义勇为,是推动形成见义勇为、见义众为、见义智为良好风尚的关键。支振锋建议:“一方面,要着眼于见义勇为者在整个环节中的各个需求进行激励,例如日常救助技能宣教、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增强执法司法环节保护、鼓励目击证人仗义执言等。另一方面,要增加诬陷讹诈者的道德与法律代价。”

对此,邓卫平表示,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各级见义勇为工作部门将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制度机制,更多地了解各地见义勇为工作情况,在措施推进上用实功,在政策落地上见实效,促进新时代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