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6月17日电(记者王浡、范培珅)六月的青藏高原已褪去寒意,在莫河中桥养殖点的100多峰骆驼纷纷抬起头,四处张望。
“丫头!快过来!”拉毛话音刚落,一只小骆驼就冲她飞奔而来。拉毛是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的一名牧工。放驼、入圈、收驼毛、接生驼羔……今年23岁的拉毛跟着父亲在莫河骆驼场学了一年多,现在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养驼老手”了。
6月16日,在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莫河中桥养殖点,拉毛安抚小骆驼。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拉毛所在的莫河骆驼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境内。1955年,西藏运输总队撤销后,转制为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成为一个大型国营骆驼场,现称为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
“我的父辈们刚来莫河的时候,这里就是荒滩,放眼望去没有一棵树,全都是干沙土,低矮干硬的荒漠植物也被风吹成了沙土的颜色。”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尚云说。
生活环境恶劣,养驼产业也走到了低谷。随着青藏高原现代化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驮运需求减少,莫河骆驼场的骆驼数量逐年降低。
“再苦也要坚持下去。”种树,为了改造环境,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养驼,为了传承精神,保护优质种质资源。老一辈驼工们怀揣着朴素的理想,一边养驼,一边植树。
这是6月16日在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拍摄的小骆驼。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