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丹苑第三轮核酸检测有序进行。新京报记者肖万里摄
5月1日,我居住的方丹苑小区将要完成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
方丹苑小区位于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小区内共有潘家园36号楼、37号楼、38号楼、39号楼和40号楼5栋楼。自从4月25日被划为临时管控区以来,小区此前已经完成了三次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都为阴性。
第三轮核酸的前一夜,我成为潘家园39号楼的楼长,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我们小区的志愿者队伍组建过程颇有些曲折。临时管控后的前两次核酸检测中,因为各种原因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检测医护和社区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居民长时间排队等待怨声载道。
后来,社区出面招募志愿者,小区里的党员率先响应,建言献策,不到半天的时间,小区志愿者队伍便组建了起来。每栋楼都有楼长和志愿者,有的楼按照单元,有的楼按照楼层,给有需要的邻居提供帮助和服务。
作为39号楼楼长,在老党员范秋云阿姨的指导下,我和李朋、耿美霞两位大姐,各负责7层。
小区志愿者队伍第一个考验就是4月29日的第三轮全员核酸。
早上8点,按照社区的统筹安排,小区物业积极配合,各楼栋居民依次下楼核酸检测,楼长带着志愿者维持秩序。
过程中,志愿者们时刻提醒大家保持社交距离、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测完核酸之后提醒邻居戴好口罩快速离场。小区物业准备好了消杀物品,定时对核酸现场消杀。
前两次核酸时,医护和社区工作人员要忙到傍晚才能结束工作。这一次,小区志愿者团队积极维持秩序,加上邻居们文明有序配合,全过程有条不紊,全员核酸提前几个小时完成。
85岁的退休老教师裘老师住在我所在的39号楼,我带他下楼做核酸时,邻居们纷纷表示让老年人先做。
回楼的路上,裘老师告诉我,他第二次核酸时排队等了一个半小时。“有了志愿者后,快多了。”裘老师让我一定要把小区和社区的努力说出来,“我们的邻居真的都太好了。”
▲肖万里在核酸现场维持秩序。图/作者供图
虽然才当了不到三天的楼长,但裘老师的话我深有感触。
志愿者队伍还没组建时,就有很多热心的邻居,踊跃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组建起来后,群里不少邻居也一直说,“有需要随时喊我”。当我在群里告诉大家下楼核酸时提醒一下左邻右舍,然后每一层都有邻居站出来,“这一层我负责去提醒大家”“我保证挨个儿敲门”……
远亲不如近邻。这一刻,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也正是这句话,提醒着我,在抗疫工作中,要时刻发挥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怕吃苦,把能做的事尽力做好。
每当微信群里有邻居@我咨询一些事情,我会第一时间给予解答。我不能解答的,也会及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调解决邻居的困难,缓解他们的焦虑。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擅长获取信息、梳理信息、辨别信息。当我掌握对邻居有用的服务性信息时,也会转发到群里,让他们了解目前的防控形势。
不得不说,做志愿者是很辛苦的,一边工作一边给邻居服务就更辛苦了。但是,当你真正帮助到别人,就会觉得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
因此,当群里的邻居感谢楼长和志愿者时,我敲了一段话——
“这是我们该做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守护我们的楼栋和家园,我们更应该感谢自己,感谢我们的邻居,感谢我们身边每一个善良的、文明的人。”
最后,我想对我可爱的邻居们说:“您别叫楼长,叫我小肖就行。”
撰稿/新京报记者肖万里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