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劳动节,致敬坚守“疫”线的逆行者 | 新京报社论

劳动节,致敬坚守“疫”线的逆行者 | 新京报社论

▲4月30日,北京石景山西里社区北门采样点,北大首钢乳腺外科医生樊长胜和妻子孟庆辉在一个采样点工作。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春暮将夏。当“五一”假期如约而至,疫情防控人员却无暇休息。

他们随处可见,却又不可或缺。随处可见的核酸检测点,“大白”成为新的城市风景;穿梭街巷的配送小哥,是封管控区流动的保供末梢;统筹调度的街道、社区工作者,守住每一个哨点;排忧解难的志愿者,前一天可能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今天就奔波在疫情前线……

此时此刻,这些依旧坚守“疫”线的劳动者们,是我们名副其实的“守城人”:只有筑牢“防疫关”,居民才能过好“安心节”;只有筑牢“防疫关”,城市才能敞开自由之门。

这几日,伴随北京大规模核酸检测陆续展开,不少阳性感染者相继检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之,“五一”假期开启,人员流动增加,核酸检测趋于常态化,基层防控压力也持续增大。

防疫人员深知,疫情被战胜前病毒不会“休息”片刻,这也是他们继续坚守岗位、持续奋战的理由。在“五一”这个时间窗口,能否迅速阻断疫情传播,关乎假期结束后孩子能否正常上学,各行各业能否恢复正常生产,整个社会能否有序运行。

新设立的黄码医院、“云门诊”,需要医务工作者随时待命,确保生命的绿色通道畅通;街道、社区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尽职尽责,每个核酸点正常运转关乎人们的顺利出行;“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们,则承担着特殊人群生活物资、日常药品运送的“最后一百米”。

而在封控区内,“大白”“小蓝”们步履不停的身影,维系着居家民众烟火如常的生活;临时管控区内,工作人员通过多部疫情专线电话,随时倾听居民诉求,全天24小时温暖守候。正在全力抗击疫情的他们,用无私奉献,诠释劳动者节日的真正内涵;他们看似力量微小,却终将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动力。

“抗疫没有假期”。在这个注定不寻常的劳动节,向坚守抗疫一线的劳动者致敬!

劳动节,致敬坚守“疫”线的逆行者 | 新京报社论

▲4月30日,某电商平台五路居站,配送骑手在站内拿取订单货品。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人们一次次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安,但又一次次在坚定的信念中重塑生活。三年来,相信抗疫一线中有不少人,在与病毒交锋回合中,从“新兵”变成了“老将”。

丰富的是经验,不变的是责任。

而越到关键时刻,越要紧绷“防控弦”,这是历次抗击疫情的经验,也是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轨迹的前提。抗疫一线奔忙的身影也提醒我们,假期放松心情的同时,不能放松防范,积极响应就地过节号召,尽量不扎堆不聚餐,前往景区、公共场所严格遵守防疫规定。遏制病毒蔓延,只有人人共携手,才能铸就防疫的“铜墙铁壁”。

有人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看到了春天的五彩斑斓:天使白、志愿红、外卖橙,大家都竭尽全力地守护一方。是的,我们彼此守护,在平凡岗位坚持不懈,才能发挥着不平凡的抗疫力量;我们彼此守护,在危险边缘步步防守,才能保护着来之不易的珍贵日常。

如此,我们才有更多底气和力量,坚信这个“倒春寒”终将过去。

世间日渐暖,岁月长相依。待病毒消亡,疫情尽除,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自然触手可及。在劳动节这天,向坚守“疫”线的劳动者们道一声:“平安无恙、彼此安康”。

校对/卢茜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