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题:提振信心释放潜力——促消费20条政策措施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潘洁、安蓓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聚焦促消费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当前出台这份文件的背景和考虑是什么?20条政策举措将如何为提振消费“把脉支招”?
综合施策助力提振消费信心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但受近期国内疫情多发影响,3月社零总额同比由增长转为下降,消费信心不振,复苏进一步承压。
此次意见可谓一场“及时雨”,5方面20条政策举措聚焦促消费,其中摆在首要位置的就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
稳住市场主体,才能保就业、稳收入,进而为促进消费提供坚实支撑。此次意见专门提出“鼓励地方加大帮扶力度,支持各地区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措施”“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本轮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不仅对市场主体造成冲击,也给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带来一定压力。
“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落实好粮油肉蛋奶果蔬和大宗商品等保供稳价措施”……意见对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进行多项部署。
专家表示,20条政策措施出台释放出提振市场信心的积极信号,有助于鼓励各地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助力经济稳增长。
目前,各地也在纷纷发力,一系列稳主体、保供应、促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辽宁提出35条帮扶措施,帮助服务业企业恢复发展;北京要求大型连锁超市、生鲜电商平台等重点保供企业加大备货量,并延长营业时间;重庆出台19条措施促消费;云南将发放3亿元文旅消费“大礼包”……
“必须认识到,当前消费回落并非趋势性变化,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消费增长也会逐渐回归正常轨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清彬说。
以供给升级创造消费新增长点
促进供给侧提质升级、以有效供给拉动需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消费新增长点的关键。此次意见在聚焦提振当前消费的同时,也从供给侧提出系列要求,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
“更加适销对路的商品,有利于促进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意见提出鼓励发展反向定制(C2M)和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等内容,是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老百姓在医疗、健康、旅游、职业教育、文化信息产业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眼下受疫情影响,餐饮、旅游等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受到明显冲击,要尽快将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政策落实到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大帮扶力度。”李清彬说。
扩大有效投资,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意见提出,统筹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支持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更好以投资带消费。
“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将推动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有利于国内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为消费潜力释放“通梗阻”“畅循环”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只有破除堵点卡点和障碍壁垒,消费潜力才能更好释放,经济运行才能循环顺畅、“气血充盈”。
聚焦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等方面,意见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紧盯短期消费恢复增长和长期持续发展的痛点堵点。
“系列举措针对性很强,关键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王蕴认为,从当下看,消费恢复增长需要更畅通的流通环境,而通过改革破除制约消费的障碍壁垒,既利于当前,又利于长远。
培养农村消费市场,是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的新空间。
近年来,下沉市场在中国消费版图中逐渐崛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约有600万低速车客户,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潜在客户;去年“双11”京东来自下沉市场的新用户占比超77%;主攻下沉市场的苏宁易购零售云已达到11000家,覆盖全国上万乡镇……
“农村消费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仍存在许多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因素。”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要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加强电商等平台赋能作用,优化农村消费供给,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
从更长远的维度看,扩大消费需求,核心是增加消费主体的收入。
对此,李清彬表示,激发消费潜力,最根本是要通过稳就业、增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让人们“能消费”;要逐步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水平,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让人们“敢消费”;还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让人们“愿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