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目标冲突,令部分基层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只能根据目标任务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工作,往往是疲于应付。在此情况下,基层工作的自主性就被严重挤压,基层干部的获得感和工作效能也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一些不合理乃至过分的硬性任务,也使得部分基层干部常常要有令不行或有违民意,成为“风箱里的老鼠”,在上级和民众之间“两头受气”。
▲4月11日,社区志愿者在为刚到小区出入口的一批生活物资喷洒酒精,进行消杀。图/新华社
“四手联弹”破解基层问题“老生常谈”
要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解决部分基层干部当前面临的困境,就需要“四手联弹”——在减负、免责、强权、赋能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减轻基层负担和减免基层责任,使基层干部可以轻装上阵;另一方面,要增强基层权力并通过数字化赋能增效,使基层组织有能力来推进基层治理。
首先,要进一步巩固近几年来的基层减负成绩,避免基层负担卷土重来。
一些上级任务往往改头换面而返场基层,甚至为了逃避督察而从正式走向非正式。要管住各级政府部门伸向基层的手,规范上下级之间的权责利,逐步实现基层工作目标任务的清单化。避免基层干部陷入各类表格填报和信息传递的泥潭,哪怕有三头六臂也难免应对失措。
其次,目前基层治理主要是单向问责,未来应加强逆向问责,实现基层问责的双向互动。
要使上级政府部门也承担起必要的责任,避免“一推三六五”地“甩锅”基层。针对基层治理还应该建立健全免责机制,避免问责压力异化为避责动机,导致层层加码、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基层治理现象。比如,北京市通过“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就使得基层可以自下而上地调度上级职能部门来解决问题,避免“看得见的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