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聚焦让我可以全部进入我的世界和文学人物去对话、去创造。”陈彦说,“《庄子》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人一辈子干不了多少事情,要干什么就把心思多朝上面用,自然就会有收获。”
静下来,是陈彦阅读、写作甚至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他认为,文学创作者应该同当下世界和社会生活拉开距离,保持安静思考、书写和阅读。“再艰苦的环境、再浮躁的时代,肯定也有人不浮躁,能够认认真真地静下心去读书、写作,去整体性地思考现实、思考社会生活。”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的20多年中,陈彦静心阅读了大量中国经典名作,也常思考它们穿越千百年保持生命力的秘密:司马迁的《史记》很多内容在今天仍具有现代文明的深切洞穿,不少宋元杂剧用现代意识烛照也具有一定的文明价值。
他说,用现代意识阅读经典,就会对历史和传统作出自己的判断——哪些是今天仍然适用的,哪些是要创新转换的,哪些是会走向明天的,哪些是人类恒常不变的。
写出生活毛茸茸的质感
冷静不是冷漠。很大程度上,陈彦继承了陕西文学的创作传统,始终坚持现实题材创作,关注火热的当下生活。从“西京三部曲”到“舞台三部曲”,他一直聚焦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被读者和评论家认为其喜爱“为小人物立传”。
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舞台三部曲”(《装台》《主角》《喜剧》),题材都没离开舞台内外他所熟悉的生活:关注舞台背后的装台工,讲山里的放羊娃如何成长为“秦腔皇后”,写父子三位喜剧人的悲喜人生……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必然对时代要有回应、有发声。作家要写自己烂熟于心的生活,否则连皮毛都描摹不好,更别说深层解剖了。”陈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