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德艺双馨风采录丨魏葆华:肩上芭蕾杂技高峰

新华社广州4月13日电题:魏葆华:肩上芭蕾杂技高峰

新华社记者邓瑞璇

“天鹅女”单脚足尖站上男搭档的肩头,并做出单脚站头转体、单足尖站头顶踹燕的动作时,现场惊呼声、口哨声伴随着观众的起立喝彩,甚至盖过了伴奏的交响乐……

尽管已经过去了20年,每每想到这一幕,当时激动的情绪还深深感染着魏葆华。2002年第26届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他与搭档吴正丹凭借《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惊艳全场,捧回了最高奖“金小丑”奖,也以“肩上芭蕾”开创了杂技表演新流派。

德艺双馨风采录丨魏葆华:肩上芭蕾杂技高峰

魏葆华(左一)和搭档吴正丹(右一)获得“金小丑”奖。

魏葆华13岁时进入体校,成为一名技巧运动员。相比很多运动员或杂技演员,他的入行显得有些晚。但得益于科学、刻苦的训练,他在这条路上迅速成长。

1992年,21岁的魏葆华与吴正丹成为搭档,开始练习男女混双技巧,很快就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崭露头角。四年后,他们从体育转到文艺,进入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在新的舞台上开始奋斗。

“之前我们也有一定的成绩,但是到了优秀的团队以后,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魏葆华说。他告诉自己,换了一个领域就等于从零开始,一定要在新的领域有新的突破,要站在杂技最高的舞台上争得荣誉。

在战士杂技团中,魏葆华与搭档不断摸索自己的风格。一次在国外的表演中,他们有着芭蕾编排风格的节目受到丹麦同行的称赞,让他们深受鼓舞,也给了他们突破的灵感。

为什么不能把在地上跳的芭蕾,跳到身上去呢?他们开始沿着芭蕾与杂技结合的思路,探索新的创作。

德艺双馨风采录丨魏葆华:肩上芭蕾杂技高峰

肩上芭蕾

然而创新没有那么容易。面对一个没有人尝试过的领域,魏葆华将身体作为试验田。脚底、大腿、后背、胸口……他们一寸一寸地寻找身体上最合适的落脚位置,身上被踩得满是淤青。最终,他们发现头顶和肩膀的位置是最合适的。

位置试出来了,难度与技巧也要不断提升。从双脚站立,到单脚站立,再到单脚肩上旋转……每一个新动作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次的练习。

肩上旋转270度是他们当时最难突破的一点。肩膀的面积小又是弧形,肌肉也是软的,单脚的平衡很难掌控,搭档一转就倒。“当时真是到了瓶颈期,有些泄气。”魏葆华说。

此后,六年的时间,每天宿舍、饭堂、排练场三点一线,魏葆华和搭档不断地纠正动作、突破技巧难关,终于将肩上芭蕾推向了世界顶尖赛场,将传统杂技与古典芭蕾融为一体,也开创了杂技表演新的流派。

到达一座高峰后,魏葆华没有停止艺术攀登的脚步。此后,他又开始杂技的戏剧化探索,参演的杂技剧《天鹅湖》,在海外演出500余场,不但让中国杂技走进世界各地的艺术殿堂,更获得国内外众多奖项。去年,他参与创作并主演的杂技剧《化·蝶》在国内巡演,又掀起了观剧热潮。

德艺双馨风采录丨魏葆华:肩上芭蕾杂技高峰

杂技剧《化·蝶》剧照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是拿到金奖就是艺术家、就功成名就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艺术追求是一辈子的,要在艺术修养、艺德上不断努力。”魏葆华说,这种想法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

在大雨中慰问战士、在飘雪的寒冬走进基层、将高雅艺术送进校园……只要时间不冲突,魏葆华就会积极参与慰问演出活动。“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常进入剧院看剧,我们有责任把艺术送到他们身边。”他说。

如今,作为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的魏葆华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培养更多优秀的杂技人才、推进杂技的高等教育建设。

日前,魏葆华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他的搭档吴正丹,此前也曾获得这一荣誉。从1992年成为搭档,他们已经携手走过30个年头。两人不但是事业上互相成就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相互扶持的伴侣。这对自己打趣“加起来超过90岁”的常青树搭档,仍然坚守在舞台上,书写着中国杂技新的故事。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