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王檀(左一)在长春通源方舱医院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开药方。图/新华社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3月19日,中国医药与辉瑞公司合作的第一批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已运达中国医药在北京大兴的物流中心,所有货物按照进出口相关防疫要求,运输全程闭环管理并完成清点入库等相关工作。据了解,该批药物将被运抵吉林长春,投送到抗疫前线。
抗击新冠病毒,公共卫生政策和临床治疗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担当着预防的重任,后者肩负着治疗的使命,两者相互补充,互为支撑,不可或缺。
进口新冠药疗效如何?
由于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传染病,虽然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有所了解,而且也研发出了多种疫苗,但是,针对新冠的有效药物还是比较缺乏。欣慰的是,美国和中国都在研发治疗新冠的药物,而且有些已经获得紧急授权批准用于临床,如美国辉瑞的帕克斯洛维德。这是一种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尤其对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新冠重症高风险患者很有效。
辉瑞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人在症状发作后3天和5天内接受帕克斯洛维德,患者的住院或病亡率分别降低了89%、88%,同时体外数据显示,帕克斯洛维德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也有效。因此,2021年12月22日,帕克斯洛维德在美国紧急获批,此后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紧急批准这一药物。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于2022年2月11日对该药应急附条件批准进口使用。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修订要点,也把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列入诊疗方案。
现在,帕克斯洛维德马上将用到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吉林,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预防的性价比高于治疗
现在,帕克斯洛维德能够马上用于新冠感染治疗,也是检验这种药物效果的极好机会。而且,国内这一波疫情已经波及28个省,感染者和病人较多,无论是轻型还是普通型、重症型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一些病人用药的数据,以及最后获得的大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也能确认帕克斯洛维德对国内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效果。
事实上,这也是对药物药理与研发思路和方向的检验。帕克斯洛维德有两种主要成分,一种是奈玛特韦,另一种是利托那韦。奈玛特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机理是抑制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让新冠病毒因无法合成多种蛋白质前体,从而阻止新冠病毒复制。
利托那韦是一种1型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和CYP3A抑制剂。CYP3A是细胞色素酶中的一种主要酶系,与奈玛特韦的代谢有关。奈玛特韦是通过抑制新冠病毒的酶来抑制病毒,而利托那韦则是减慢奈玛特韦的代谢,让后者不会在血浆中消失得太快,从而长时间保持抗病毒的有效浓度。
如果通过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来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是有效的,甚至能起到对病毒致命一击的作用,那么这样的药物和类似的药物就能成为治疗新冠的针对性药物,或者未来可能成为一线药物,人类终结新冠疫情就有了更大底气和胜算。
当然,如果在临床使用中帕克斯洛维德并不理想,也会让研究人员反思,针对新冠病毒某一种特定酶的药物可能无效,或者需要重新寻找研发新药物的方向。如此一来,人类战胜疫情的时间还要延长。
尽管药物是战胜疫情的最后利器,但无论是新冠肺炎,还是其他传染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预防都比治疗更重要。因为,治未病是所有人认同的理念,两者花费的成本、时间、人力、精力和技术是不一样的,预防的性价比显然要高于治疗。
尽管现在有了帕克斯洛维德并投入使用,未来还会有其他药物陆续投入到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使用中,但疫情防控是不能放松的。在疫情结束之前,还是要戴口罩、少扎堆、勤洗手、多消毒等,并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此,我们才能尽早结束疫情,回归正常生活。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张田勘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