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90后建筑师张唐:让建筑在成都的巷子里活力生长

“你觉得成都这座城市怎么样?”

“成都的生活节奏很慢,城市的包容性很强。”这是大部分人对成都的第一印象。

慢节奏,似乎是这座城市不变的基调——做事不紧不慢,闲适惬意,有处在市中心繁华商圈的现代精致,有散落在城市卡卡角角的美食文化,还有隐藏在各个新旧街道的社区驿站。

90后建筑师张唐:让建筑在成都的巷子里活力生长

白天的巷子里

从省体育馆地铁B口出来步行一公里,穿过热闹的小吃街,左拐进入一条巷子的尽头便是网红社区驿站一介·巷子里。这间140来平米的玻璃房子沿着小区的边缘停靠,暖黄色的木制墙体,透明的玻璃门窗,白色的房顶,木头架子,现代感十足。这个玻璃房目前是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的咖啡馆,同时也是一个社区文化空间,承载很多社区活动。

90后建筑师张唐:让建筑在成都的巷子里活力生长

而90后的成都女孩张唐就是一介·巷子里的设计者,因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无限潜力和宜居生活环境,2016年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张唐选择回到家乡成都工作。

#从东京到成都#

“想设计出不同的建筑

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小学一年级时,张唐因父亲在日本留学的缘故,与家人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小时候我想学文学,再大一点,我又想学计算机,但最后我却选择了建筑设计。”张唐说,自己申请东京大学建筑设计的初衷就是想设计出不同的建筑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简单来说,假如我设计了一栋没有电梯的房子,那么人们可能会习惯爬楼梯;或者是小区里多出一个公共空间可以让大家来喝咖啡看画展,可能他们就不会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了。”在张唐看来,建筑要为人着想,外观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体,而内在的功能要周到而妥帖。

读研期间,张唐一直往返于东京与成都两座城市。“如果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那就从身边做起。”2018年,成都武侯区玉林街道发布了一则社区规划师的招募,张唐最初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后来,街道社区和张唐合作,便邀请她来升级社区的一栋办公楼。

成功改造后的办公楼就是现在的一介·巷子里。只有140㎡,面积并不大,张唐设计的初衷就是建造一座社区友好空间,让十分有限的空间,尽量承载更多的使用可能性。

比如说,在调研前期,张唐发现社区里有250余位登记在册的残障人士,所以在设计巷子里时,她特意将入口的长廊加宽,留足轮椅360度旋转所需的距离;还有长廊扶手直通空间另外一头的社区小公园,扶手上会有盲文,提示残障人士所在的位置。

除了这些,一介巷子里还在持续做展,各式各样年轻人的活动在这里展开。“让社区居民们除了打麻将、遛弯之外,接触到更多具有现代感的事物。做展不是输出,而是交流分享,一个对话及表达情绪的平台。”张唐介绍,一介巷子里在成都社区圈子里也小有名气了,投递作品的人也在变多。“除了国内,还有一些海外留学生会在我们这里投递作品。这个月我们收到了30多份作品,会从中选取8份作品在巷子里进行展览。”

90后建筑师张唐:让建筑在成都的巷子里活力生长

#扎根成都创立工作室#

“社区的成功改造

是城市欣欣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京大学硕士毕业,为什么没有选择去北上广发展呢?”这是张唐回到成都这几年被问到的最多的话题。

她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从来没有考虑过,可能因为成都是我的故乡吧,如果要选择,我更可能会选择留在东京,毕竟在那边待得比较久,累积了一定的资源,也有很多朋友。”

“刚起步的年轻人都可以选择来成都试一试,这里的旅游、美食、文化、消费水平……都比较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张唐直言,成都的生活节奏不像北上广那样紧绷,那么严肃。这种慢节奏好像已经刻进了成都的基因里。

这条给年轻人的建议来自张唐的亲身经历。

一介工作室最初筹备于2015年,最早是在成都的棕北小区里,那是成都第一批商品房,旁边是人民南路,以及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魔方大厦”——亚文化聚集地的保利中心;后来,工作室又搬到了磨子桥附近的一栋老楼里,这里房租不贵,距离一介·巷子里有驱车10分钟的距离。

“我是一个喜欢在规范中寻找自由的人,就像我设计的每一份建筑作品,我也希望它们能够在每个地方自由生长。”张唐介绍,自己对工作室的管理不会太过拘束,大家上班的时间不也是不定时的,“我更看重每个小伙伴的能力,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不必用太多的条例去约束他们。”

90后建筑师张唐:让建筑在成都的巷子里活力生长

一介工作室合照

谈及一介工作室成立之初的理念,张唐说“就是‘Art for everyone’,终极的目标其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有更美好的生活。”设计一介巷子里是她职业规划里的一个时间节点,工作室也是从那个时候2个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4个人。

一介·巷子里正式开放后,张唐并没有离开社区。“做完这个项目改造后,我和玉林社区的工作人员成为了小伙伴,巷子里门口的咖啡馆就是我在运营,加上不定期开展一介小展,我会经常过来看看。”张唐说,社区的成功改造也是成都城市欣欣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成都,想象力总会被落地执行,成为实实在在的创新创业项目,而我图纸里的建筑好像也能在成都的巷子里被赋予活力而生长。”

#想象力总会落地发芽#

“建筑要以人为本用心去改造”

事实证明,张唐的选择是正确的。2019年建成的“一介·巷子里”社区残障友好空间先后获得2020日本优良设计大赏GOOD DESIGN AWARD奖,她本人也获评2021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十佳社区规划师等奖项。

张唐直言在成都生活久了就会发现:人、空间与城市的联结和生长,永远不会沿着既定的轨道匀速前行。年轻人的创造力、生长力、想象力在任何边缘的地带都有机会发芽。这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活力,更是城市中人与生活的延续、更迭和进步。

采访的最后,张唐谈到了她和工作室发明的一个新词语:“植物性”的建筑。她向记者解释,“我们现在做的社区改造其实就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而城市更新就很像植物,花开后便面临枯萎,如果枯萎它可能要过很久才能等到下一次绽放(城市更新)。”

她一直坚信建筑物和植物一样具有生命性,设计师每一次改造建筑物都必须用心,既要考虑到生活在被改造建筑里的人们,又要考虑新的建筑物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简单来说,建筑应该要以人为本。

在成都工作的第6个年头,张唐对自己的介绍始终没有改变:“我叫张唐,我是一介的主理人,也是一名建筑师,我想说的话都在作品里。”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