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介绍,纪念馆是2003年建起的,“平北”是指北京以北。1938年,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沙塘沟村诞生,这个支部成为“红色后七村”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堡垒,一个小山村八成的年轻人参加八路军,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就有108名。
王利燕、汪荣凤、孙海芳,是三位纪念馆讲解员,她们胸前马甲上各别着一枚党徽。47岁的王利燕,从活动室里刚出来,就戴上一双橡胶手套,拎着一只铁皮水桶,随同样拎水桶的汪荣凤、孙海芳向山下走去。张建康在后头叮嘱登台阶的人小心。
手里拎着铁皮水桶的志愿者们。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学雷锋永远不过时
吕玉凤还在活动室内理发,55岁的张松海估摸母亲还有一会儿才能理完,他一个人先回到家里,将大门上的小锁打开后,挂在门框环里,一个人在院子里伫立。王利燕进屋后,拧开厨房里的水龙头,“有点旧了。”
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为老人理发。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张建康端着满满一盆水,放在堂屋里的水泥地上,用手泼洒起尘的地面。和堂屋隔着一堵墙的是厨房,洗洁精在生锈铁锅里起满泡泡,汪荣凤俯身在灶台下放下一张报纸。1971年出生的张建康,将《学习雷锋好榜样》作为自制视频的背景音乐,“我们的学雷锋活动,不是一天两天,是长期成系列的。说实话,学习雷锋,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开展关爱重点群体志愿服务活动,真是为了让空巢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留守困境儿童等重点特殊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让困难群众得到亲人般的关爱,感受到村组织的温暖。”张红霞是沙塘沟本村人,从2010年起担任村里党支部书记,她告诉记者,村里有一些老人是一直单身的,也有老人是儿女不在身边而又腿脚不灵便的,“他们真的需要关爱。”
1958年出生的张书利,今天腰间盘又疼了,她扶着床、扶着桌子、扶着墙,才能走动路。当张建康和志愿者们带着水桶、抹布,走进她家的时候,她见到这么多人来感到特别激动和兴奋,向一个又一个和她打招呼的人,重复地叙述她看病治病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赵利新摄影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