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有多位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的建议,他们认为,育儿是夫妻双方的责任,目前的产假实质上默认照顾新生儿的大部分责任由母亲承担,为了给男性更多的时间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建议增加男性的带薪陪产假。
“延长男性育儿假”的呼声,由来已久。
目前,全国各地规定的女性产假范围大概是128—190天,男性陪产假在7—30天,主要省市基本都是15天。而在这一建议之前,上海曾出台过规定男女双方享受育儿假、江西增设30天男性护理假、天津明确男性享受15天陪产假。
休假天数的差异,体现的是不同地方不同企业的用工方式问题,这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症结,也容易引发男女在就业问题和家庭育儿活动参与程度方面的新一轮争议。
因为,讨论育儿假相关的话题,不仅需要考虑延长休假举措,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用工措施,也包括考虑生育假补贴由谁承担、男女假期差距和女性“就业门槛”等问题。
以往,在关于生育假方面的政策和条例,各个地方乃至不同企业都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为生育假制度,员工和企业之间对簿公堂,企业则是“喊冤叫苦”的案例。
通常这是一个被公众熟知的现状。以企业招工和应聘过程为例,尽管不少公司在招聘时,书面条款中,通常不会对性别和生育情况做明确限制,但在实际的后续择定人选时,这些都会成为重点考量指标,部分企业的人力还会直接询问应聘者女性近期有无生育计划、已婚未婚等,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方面,如果女员工因为休产假需要离岗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她就很可能面临转岗或者被边缘化的状态,而现行的产假体系,是由法定产假加地方延长假的模式执行,但是生育津贴如何发放,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大多可能都是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另一方面,不管是延长女性产假,还是增设男性育儿假,所带来的成本,仍然是员工和用人单位来承担,这就导致,原本就存在些许争议的生育假制度,会因为消减或延长,加剧员工和企业的矛盾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