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打好这场种业翻身仗(4)

优化制度供给,为企业原始创新营造好环境

近年来,一批高产、绿色、优质、专用品种脱颖而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种业创新也面临新课题。

“新修改的种子法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权利内容及保护范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说,全链条保护植物新品种权,能够解决种子侵权很多现实问题,从而更好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规范市场秩序是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关部门全面强化品种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品种向“多专优”转变。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国家级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引导培育突破性品种,推动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

日前,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审理最新司法解释出台,为种业侵权者戴上了“紧箍”。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和知识产权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国已查办种业违法案件6000余起。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在制度完善、管理服务、执法监管等方面加力,不断提升种业保护能力水平。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健全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种业企业维权,支持企业建立打假维权联盟,为企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提供快速便利服务。

现代种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明确,5年内安排1000亿资金,支持优质种业企业带动产业提升。农发行董事长钱文挥说,针对种业核心技术攻坚难、研发及投资期长、担保资源不足等特点,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强化金融服务创新,为民族种业振兴提供有力的政策性资金保障。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金融机构与优势企业对接,通过创新适合种业特点的金融保险产品,强化投贷联动,探索融资担保方式,发挥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引导孵化作用,形成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

《人民日报》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