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谨防评价类App“挑拨”医患关系 | 新京报快评

谨防评价类App“挑拨”医患关系 | 新京报快评

▲资料图。图/IC photo

如今,很多人都已习惯了在就餐或娱乐前打开平台看一下“口碑”和评价。据法治日报1月18日报道,如今医院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在评价类App上,不论是三甲医院还是一些专科医院,都榜上有名,但其中一些相对知名的医院评价星级较低,有些医院的评论区内,医生也频频“中招”。

网络评价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与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下单之前先看评价,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消费习惯。这也使得网友评价成为了网络时代声量最大的“口碑”,对于消费者和商家都极为重要。而由此催生的评价类App,也是人气爆棚、供需两旺,以至于一些商家为了多获好评、减少差评,既愿意花钱,也敢用昏招,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既然商品与服务皆可由网友评价,医疗服务似乎也可以。并且,医疗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医疗相关的事件极易引发民众的热议,跟帖发表个人观点的人很多,医疗评价的参与率很高。这个消费热点,评价类App当然不愿自动放弃。如今,诸多医院和医生上榜这类平台,似乎也属顺理成章之事。

但是,药品并非普通商品,医疗也非普通服务,针对医疗服务开展网络评价,需要看到其中潜在的风险,也需预见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如针对普通商品与服务的网络评价,本就优劣参半,存在恶意差评、购买好评、通过恐吓等手段影响评价等乱象,倘若针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也如此,医患关系就很容易被离间。更重要的则是,医疗评价很容易因此失真,有时甚至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这是因为,医疗服务十分专业,外行评价内行,不仅容易说错话,更容易做错事。而且,若简单用市场的尺子来衡量医疗服务行为,也会让医院和医生苦不堪言。

因为,市场讲究一分钱一分货,付出多少钱就要购买多少服务,但医疗服务本身却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些时候,花了钱也不一定治得了病。假如用市场思维来理解和评价医疗,要求付钱了就有好结局,那么,每家医院、每位医生都有可能被声讨、被挞伐。

此外,网络医疗评价主要对人而不是对事,也容易伤害到具体的医生;疾病带来的痛苦与负担,又容易导致患者及家属迁怒他人、累及无辜……而且,网络还具有放大不良情绪的作用,这些都很难让网络医疗评价保持客观与理性,稍不注意就成为了医患关系的“挑拨者”。

不可否认,在医疗服务领域数字化大趋势下,网络医疗评价为患者求医问药提供了更多参考,也增加了获取医疗信息的便利度。但要让这种模式真正发挥出服务患者的正向作用,还需先正视其可能存在的隐患,并解决好相伴生的问题。

作者|罗志华

校对|危卓

推荐阅读

军事

  • 日本敦促驻日美军加强纪律整顿 防止性侵再发

  • 基辛格直言:美国已搞垮4个“世界老二”,而中国将是下一个目标

  • 日本敦促驻日美军防止再发生性侵 加强纪律整顿

  • 意总理宣称特朗普觊觎格陵兰为警告中国 维护美国战略利益

  • 美智库宣称美国再蠢下去中国就要赢了 渲染中国威胁论

  • 泰国紧急颁布法令,总理对华承诺,不到24小时,又一中国模特失联 多名中国公民接连被骗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