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高巍:年画是特定文化 需要保护的不仅是技术

福禄寿、虎鹤鹿、金鱼莲花、神话历史……传统的年画之中,浓缩着农耕社会中千百年的生活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年画里的中国,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是重建传统,让失落的文化再一次融入生活,还是让它陈列在橱窗里,或许是一个永远都没有答案的问题。

高巍:年画是特定文化 需要保护的不仅是技术

高巍,北京民俗协会会长、民俗文化专家。受访者供图

陷入困境的传统

新京报:在今天,传统的年画离生活越来越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高巍:传统的年画,大多都是木版画,也就是雕版印刷的产品,这也是历史上最初的复制、印刷技术的体现。所以,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传统木版画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也是自然的趋势。实际上,不仅仅是今天,在历史上,从最初兴起的宋代,到明清时代,年画也一直在变化。

新京报:越来越多的人过年不再张贴年画,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

高巍:贴年画的需求少了,原因有很多。首先,在过去,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人们在这个时候举行各种庆祝的仪式、寄托生活中的种种期望,尤其在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年代,人们刻意地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丰裕的期盼。但现在,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相应的精神需求也就少了。其次,年画的题材相对单一,大多是一些祈福、祝愿方面的内容,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寄托情感。第三,过去的节日活动相对固定,就那么多,所以每一个仪式都很重要,但现在日常的休闲活动足够丰富,所以很多传统的节日活动都在衰落,不独贴年画。比如拜年,以前必须要见面才能拜年,现在电话也可以,走亲访友也就不是必要的活动了。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