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近日,来北京越冬的大鸨成了“明星”,吸引了一大波粉丝前往通州围观。大鸨在北京的生活状况也引起了委员的关注。今年,来自科技界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房山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孙爱华受环保科普达人郭耕嘱托,带着一份提案上了会。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房山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孙爱华。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我和郭耕都是十二届委员,作为动物保护人士,他向我介绍了大鸨的情况”。孙爱华告诉新京报记者,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确定为“易危级”物种,跟大熊猫同一级别。
“大鸨大多生活在草原上,全世界没有哪个城市甚至是国家,在离城区这么近的地方连续有大鸨种群出现。”她说,大鸨连续多年抵达通州台湖镇农田,数量更是从1只增加到4只,组成种群成为冬候鸟。她觉得,大鸨能“留得住”,是因为北京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动物对环境是最敏感的,说明这片农田的环境适宜它们生存。”
为保大鸨安稳越冬,不受各种打扰,通州观鸟会的志愿者在农田附近进行值守。不过,委员也注意到,这片农田周边高楼林立,未来或将建设湿地公园,一旦施工机械进来开发,大鸨越冬的家园将不复存在。
郭耕和她探讨,是否可以为大鸨建立自然保护区?孙爱华说,设立自然保护区就意味着要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人类进入。大鸨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来北京过冬,大概在京停留5个月的时间,设立季节性保护小区更为合适。
她的提案建议,以现有大鸨越冬栖息地为基础,保留原有农田和生态环境。同时,在5个月以外的时间,农民仍然可以种田,冬季农田里的种子和粮食可以为大鸨提供食物。“同时,我们建议周边不要搞大开发,停建保护区周边在建待建工程,不再建高层建筑。”
尽管观鸟人士热情高涨,孙爱华仍然呼吁大家不要对大鸨造成干扰,和它们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惊吓到他们。“之前就有志愿者拍到,一只大鸨的头被塑料袋套住并受伤。”她建议,农田周边设立警示牌,拍摄者、拾荒者、放牧者等禁止进入农田。“大家对大自然的热爱要像爱护生命一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京报记者张璐摄影记者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