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沙雪良)1月7日下午,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王建新介绍,北京冬奥会科技成果未来将应用于交通物流、城市管理等五类城市场景。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王建新正在介绍有关工作。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舞台,也成为展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王建新介绍,截至目前,在冬奥场景先后测试和使用了200多项技术,涉及信息工程与软件工程、公共安全、高清视频、5G和新能源等领域,适用智慧、绿色、安全、防疫等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在这些技术中,已确定赛时应用70余项。其中20余项在技术先进性和应用展示度方面极具代表性。
在科技支撑疫情防控方面,北京研发了公共空间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系统,可实现场馆内空气的病毒快速检测和监测预警,检测灵敏度比传统检测手段提高了3倍,同时在国家速滑馆、冰立方等场馆进行了相关测试。此外,还研发了基于开源芯片、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多体征感知设备,现已在多个场馆完成测试。
此外,在科技支撑绿色低碳、科技支撑赛会安全、科技提升观赛体验等方面,都有科技成果投入应用。
王建新介绍,这些冬奥会科技成果还将在后奥运时代城市建设新场景中广泛应用,包括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升级等领域。在交通物流、城市管理、政务服务、体育运动、产业升级等五类场景中,均会有奥运科技成果落地。
如,在智能交通方面,将推广应用全天候、自动驾驶的无人客车和物流车等创新成果,构建智慧出行体系;在城市管理领域,将推广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小尺度区域精细天气预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政务服务领域,将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效率。推广应用基于区块链和加密锚定技术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实现食品的全流程防伪溯源,提升追溯和监管效率。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摄影记者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