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2020-06-21 19:14:01 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1日电 题: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新华社记者陈旭、李放、勿日汗

“现在种洋芋可不用犯愁了。”40多岁的胡国柱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望爱村的种地大户,说起种地,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种地经历。

6年前,胡国柱从邻近的旗县来到望爱村,通过土地流转租下600亩旱田,种起了马铃薯。

乌兰察布市气候冷凉、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深度贫困人口一度占内蒙古的46.2%。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却成就了业界公认的马铃薯产业黄金带,目前,乌兰察布市每年鲜薯总产量约450万吨,被誉为“中国薯都”。

6月中旬,记者一行从北京出发,乘坐1个多小时高铁到达乌兰察布市后,转乘汽车前往望爱村。刚下国道,起伏的山丘上,漫山遍野的马铃薯嫩芽随风摇曳,黑色滴灌管道四通八达。

记者见到胡国柱时,皮肤黝黑的他正在地头的简易房前收拾大型农用机械。

“农民种地原来没什么保障,丰收了没销路,不丰收没产量,咋种都是亏。”胡国柱回忆当初、感慨万分,“如果没有来自北京的帮扶,我怕是早就出去打工了。”

近年来,随着京蒙对口帮扶的不断深入,如何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成为来自北京对口帮扶干部的首要工作。2016年,在北京挂职干部的大力引荐下,来自北京的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乌兰察布市京蒙合作产业园,围绕马铃薯做起了文章。

在园区内的凯达公司,记者看到300多米长的生产线上,智能化、自动化装备琳琅满目,一排排低温油浴设备上还贴有各村的名字。

北京市挂职干部、察哈尔右翼前旗副旗长卫问童说,2019年北京市投入京蒙帮扶资金2960万元购买油浴设备作为30个当地贫困村的资产托管,每年分红3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集体经济。一手“扶”住了当地的龙头企业,一手“托”起了当地最困难的贫困户。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