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威: 疫情期间,大数据技术在防疫救灾、物资调配、兜底保障和基层治理等领域发挥出的积极作用被民众所熟知,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提升了公共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和即时性,也广泛参与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互动模式。同时疫情也对经济造成了不利冲击: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短暂中断及特色县域服务产业的停滞使得部分民众面临失业或隐性失业风险,部分外向型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潜在压力,劳动力转移困难、部分扶贫项目的暂停和基层防疫任务的艰巨也使得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难度显著增加,兜底保障人口的日常生计及增产增收受到严重影响。在民众认知与行为领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亟需在政策上予以高度重视,如部分民众危机感增强、特定人口心理创伤问题或因疫反贫风险等都有赖于有效且持续的公共政策部署。与此同时,部分领域仍然存在转危为机的改善空间,例如中国社区治理能力的增强、公民参与意愿的提升和民众对于健康事务的普遍关注等都会为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从本质上看,无论哪种形式的改变,背后都体现出民众对于此次疫情危机产生的损失和教训的深刻反思,体现出国民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正在逐步变高,体现出民众自由选择美好生活的意愿和能力正在逐步增强。这既是对中国各级党政机关在疫情期间严格高效管理举措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希冀。作为受疫情影响深重的国家,中国能够短时间内有效管控疫情并重启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易,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民众生产生活、认知行为所造成的潜在影响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自动消弭,仍需不断在政策上予以评估和跟踪。我们希望,各级党政机关能够在珍惜此次疫情阻击战所取得成果的同时,真正吸取疫情期间公共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并通过治理能力的提升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论坛记者:常妍、李一丹、韩拓、贾娜 采访整理)
原文责编/银冰瑶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可新冠肺炎病毒并没从你我身边消失,尤其是伴着大批返岗复工人员的回归、出行居民的增多,加之境外输入数字不断增长,疫情防控工作仍然艰巨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