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1日电 题:一个消防支队的“绣花式”扶贫
新华社记者王靖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消防部门能发挥什么作用?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内蒙古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积极探索,给出了生动实践。
2014年5月7日,突泉县黄花村“火烧连营”,全村76户人家中52户受灾致贫;2018年2月9日,扎赉特旗巴彦乌兰镇脱贫户王虎家发生火灾,再度返贫……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清醒地认识到,防火就是防致贫、防返贫,只有立足岗位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牢牢地守住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助贫困人口“一臂之力”。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暖意融融。2019年12月18日,家住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远新村的75岁建档立卡贫困户高玉良和老伴田桂兰,把炕烧得热烘烘的,惬意地睡起觉来。可谁料到,半夜炉灶周围柴火被引燃,引发火灾,两位老人情况危急。
“呜啦呜啦呜啦……”一阵尖锐的烟感报警器声响从高玉良家传出,邻居高红宇立刻被报警声惊醒。他赶紧冲出去将高玉良夫妇救出,并组织乡亲们及时扑灭了大火。
在兴安盟,像这样为贫困户安装烟感报警器而被及时处置的火灾,近年来累计有50余起。兴安盟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李红军介绍,脱贫攻坚以来,支队从注重“灾后”向注重“灾前”发力,重点在“老少边穷”地区打牢防灾减灾基础。支队在602个贫困村建立了消防志愿服务队,建设改造灌溉和消防取水“两用机井”898个,还研发“平时浇灌,战时灭火”的多功能简易消防车。
“尤其是我们联合各帮扶单位共同出资,为农牧民家庭烟囱安装防火帽9.8万个,为孤寡伤残等困难群体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7.6万个,提升了对高危人群的预警保护。”李红军说,高玉良夫妇能成功救出,正得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