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中国制造竞争优势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链条和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并且拥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完整的行业布局、便利的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聚集效应等优势。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控制,“世界工厂”全面复工,产能也快速攀升,充分彰显了中国制造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面临巨大冲击,上下游供应链通畅成为复工复产的关键。大量受到影响的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供应链存在的短板问题,加快数字化转型。长远来看,只有具备稳定的产业链以及供应链创新能力,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才会更强。
“我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极,超大的市场规模是确保全球产业链留在我国的重要因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国发展全球产业链具备足够底气。”黄利斌说,尽管疫情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朝着更多元方向发展,但我国将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来留住它们。
从危机困难中捕捉创造新机遇
受疫情影响,世界范围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受阻,来自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也在向国内传导。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存在短板,要在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对供应链变革影响巨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加快5G建设进度,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大力发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实现信息、技术、产能等精准配置与高效对接,从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指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正有序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复工,发电量、货运量指标明显好转,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特别要看到,在强大国内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资源的支撑下,中国经济依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困难中捕捉创造新机遇。
【专家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很多国家因疫情严重而停工停产,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度萎缩,订单大幅度下降,给我国产业链带来了断链的风险。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已经形成,配套的产业体系已经形成,要把立足点放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在世界疫情没有过去之前,把经济复苏的根基打牢。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住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释放新动能之机,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