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翁晨曦的“而立之年”。2月10日,他跟随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迅速接管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ICU,这也是浙江医疗队完整接管的首个危重症病区。
天佑医院ICU的患者病情危重、情况复杂,翁晨曦所在的医疗团队直面的是巨大的救治压力和沉重的身体负担。“我们每天都彼此鼓劲,不惧怕、不退缩。”
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援鄂期间翁晨曦的鼻梁压疮很严重。如果可以伸手调整一下口罩的位置,就能避免创口被反复“蹂躏”的疼痛。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穿着厚重防护服的他却做不到。
工作时贴一层水胶体,休息时立刻擦点药膏,伤口总是结痂了又破开……每天和孩子视频聊天,是翁晨曦在武汉期间最“放松”的时刻。但聊天话题却总是围绕着“爸爸的鼻子今天又破了吗”展开。
“没什么疼痛不能忍受,一切困难总会过去。”翁晨曦说,如果将重症护理团队比喻为一支特种部队,那每一位ICU护士都是一名特种兵,“啃最难啃的骨头,打最难打的战‘疫’,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让ICU从“鬼门关”变“凯旋门”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之江院区ICU护士姜淑庆,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在驰援武汉天佑医院期间,创制了重症护理“非语言交流手册”,成就一段佳话。
“ICU里很多病人,动弹不得也说不了话。”姜淑庆说,她始终告诫团队,决不能因此而轻视了对他们的照护,“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这种“尊重”,不仅是照护,更是给人希望。姜淑庆说,时常会有患者因为痛苦而产生绝望的情绪。护士要用细心耐心去帮助安慰患者,让ICU从“鬼门关”变“凯旋门”。
“疫情发生之初,听说武汉的护士们很多都累倒了,我们就想赶紧过去,做好了随时顶班、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的准备”“到了武汉以后,由于频繁倒夜班,我们很多人都失眠了。大家爬楼梯、吃药、做VR治疗,总之都很乐观,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12日下午,作为浙江援鄂护士代表,姜淑庆ji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她说,这枚勋章是她最好的节日礼物。“希望国家能加强重症护理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ICU护士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还需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和护理质量。”
在武汉,一些新冠肺炎患儿的家人在隔离或住院治疗,这些孩子只能独自住院。武汉儿童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儿的定点医院,该院内科楼18楼病区有15名没有家长陪护的孩子,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