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5月8日电 题:桑蚕织出“致富网”——桂西边境山村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黄庆刚
在广西靖西市岳圩镇汉邦村大汉屯的桑地里,一株株桑苗长得正旺,十几位村民忙着采摘桑叶。不远处的蚕房内,村民蒙兰鸥在查看幼蚕生长状况,不时铺放几把桑叶喂蚕。
“这是今年养的第3批蚕,刚刚孵出来4天,预计11天后可以上蔟结茧,这一批估计能产200多斤鲜茧,收入能有4000元左右。”蒙兰鸥说,2018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王斌动员下,她开始种桑养蚕,目前种植10亩桑树,一年养殖7批蚕,桑蚕年收入近3万元。
汉邦村地处中越边境,长期以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水平低。为改变贫困面貌,村民不断寻找脱贫致富路子,发展桑蚕种养产业。
“价格好的时候,鲜茧一斤能卖30多元,便宜的时候也能卖到20元左右。在家养蚕收入不错,也能照看老人和小孩。”蒙兰鸥说,以前外出务工,家里很多地荒废,如今荒地变成“聚宝盆”,除种桑养蚕外,她还种植水果、玉米和优质稻等作物。
不少贫困户同蒙兰鸥一样,通过种桑养蚕尝到“甜头”。“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现在我和亲戚合种了10多亩桑树,以后还想扩大规模。”大汉屯59岁的贫困户黄大恩说,养蚕后,他一年可以赚1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2014年,黄大恩查出尿毒症,每月需要做4次血液透析,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018年,他开始种桑养蚕,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获得4000多元蚕房补助资金。
王斌说,汉邦村利用以奖代补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为提高村民养殖技能,他们经常邀请技术人员入村讲授养蚕技巧。
“喂养和消毒等技巧对我帮助很大。一有机会我就去听课,对于新手来说,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损失。现在有问题还能找技术员。”黄大恩说,今年养的第一批春蚕因为天气原因出现问题,技术员指导他用炭火升温才得以解决。
新华社南昌4月30日电 题:脱贫小扫把 致富“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闵尊涛 如今,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南庙村,55岁的贫困户张家秋每天都拄着拐杖,一头忙着自己扫把车间的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