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领导来了几十次,实惠没落地,复产企业还要配合“演戏”;西南某项目现场,领导宣布项目启动,机械立马开动起来,可干部前脚走,机械后脚就“马放南山”……近日,媒体曝光了一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形式主义新表现,因重面子轻里子的“戏”份过浓,被网友戏谑地称为“表演式”形式主义。
从媒体报道来看,“表演式”形式主义可谓形式主义的升级版,不少发生在经济发展领域。参与其中的各类企业、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走过场,还要“心甘情愿”当“演员”,把这场“戏”演得“精彩生动”。花大价钱费大力气,“演”出面子上的虚假繁荣景象,只为博得领导喝彩,而不顾对企业和群众是否有意义,此类表现实在要不得。
记者了解到,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不同地方和场合存在的“表演式”形式主义,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
其一,下级演给上级看。工作干得好不好,“表演水平”很关键。在一些地方和干部眼里,虚报复工复产率似乎已成“公开的秘密”。有领导干部坦言,一开始报80%,看到别的地方都报超过90%,担心被领导批评,索性报接近100%。在“你虚报、我也虚报”的攀比心理作用下,复工复产率正变得“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其二,政企“联手”演给公众看。有干部反映一个疫后怪现象,有些原来已签约过的招商项目,有关部门会重新组织再签一次。有的是省里签了市里签,市里签了县里签,层层签约、人人“演戏”。有的企业不堪其扰,也有的乐此不疲。一位企业负责人说,“我觉得挺好!可以造势,还能多跟领导接触!”细品这句话,道出了“演戏”双方“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心态,有公众拍手叫好就算大功告成了。
原标题:复工复产地方策 由“点”到“链” 天津复工复产动力足四月的天津,春暖花开,碧波荡漾;工厂企业写字楼日渐“热火”,大街小巷逐渐繁忙——津沽大地终于迎来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