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5月2日电 题:一支队伍 一条路子 一种精神——河南林州庙荒村困中脱贫见闻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
“地薄、路差、房屋旧,缺人、缺钱、缺产业。”河南林州庙荒村曾“村”如其名,是个破败的荒山村。但如今走进庙荒村,泥墙红瓦的特色民居、整洁干净的柏油马路、自然美观的古木绿地让人丝毫看不到“荒”的影子,所见所闻与村史馆墙上展示的旧照片天差地别。短短数年,荒山村如何困中脱贫?答案是靠一支队伍,找一条路子,扬一种精神。
建强一支队伍聚人心
5年前,老党员刘明生问刚到庙荒村一个多月的驻村第一书记陈军:“你觉得庙荒村还有希望?”林州人的大嗓门镇住了安阳市扶贫办的驻村“新兵”。陈军愣了愣,答道:“有吧。”声音小到自己都听不清。
当时的庙荒村破败凋敝,其中一个300余人的自然村仅剩70余个留守人员;村集体一穷二白,唯一资产是35年前建的两层办公楼;部分群众生活困难,22户42人沦为贫困户,庙荒村是全镇仅有的贫困村。
走村串户了解情况,老百姓爱答不理,脸上挂着三个疑问:你是谁?你是干啥的?你能干啥?那种“不信任”深深刺痛陈军,“越看越害怕,越聊越心凉,越想越迷茫。”
症结在哪儿?有老党员告诉陈军,30年来,村干部小打小闹多,但庙荒村山河依旧,老百姓穷困依旧,党员干部“作为少、作为慢”寒了人心。想要谋发展,陈军和村支书郁林英认为必须先鼓起党员干部的信心,消除干群之间的隔阂,他们决定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
那段时间,陈军跑项目、筹资金,郁林英谋规划、搞建设。泥土路逐段硬化,水泥路修到了百姓家门口;建设供水管网,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天然气项目完工通气,92户群众告别烧柴、烧煤的历史。
“老百姓是非分明,他们受益了,就会支持你。”郁林英说。一桩桩实事办下来,一件件难题解决掉,庙荒村的干部树立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庙荒村的群众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找准一条路子谋发展
“脱贫攻坚没有产业支撑就是一句空话。”凝心聚力谋发展,解决产业难题迫在眉睫。
想发展农业,地处太行山下的庙荒村仅有600余亩坡地,土薄石厚,小麦亩产不到500斤,庙荒人不愿种庄稼;想发展工业,前些年小打小闹,建砖厂,土质太差,建水厂,水质不行,想谋划大产业,村里缺人、缺钱、缺思路。
庙荒村似乎被逼到了“绝路”。“越是贫困村,越有跨越式发展的空间,一张白纸任由自己画。”陈军为党员群众鼓气,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壮胆。脱贫攻坚任务紧迫,“背水一战”的陈军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周边有景区,仔细一琢磨,庙荒村的旅游资源还真不少。
知易行难,务农打工为生的村民并不买账。思路提出时,有人质疑,谁会到穷山村旅游,村里刚有点起色,就又瞎折腾;环境美化时,群众不准损坏自家一砖一瓦,拆个鸡棚狗窝都要费半天劲;打造农家乐,观望的老百姓问赔钱咋办,没人愿意带头干。
“老百姓穷怕了,一亩薄田、两间瓦房、鸡窝猪舍都是他们的家当,坛坛罐罐不好碰。”陈军能理解村民的“人穷志短”,但看准的路子不能半途而废。怎么办?党员干部先行先试。
老党员刘明生第一个站出来,他拿出28万元家底改造房屋,发展农家乐,连陈军都担忧赔了咋办,但外出考察过的刘明生看好旅游前景。不出所料,2018年“五一”开门营业,当年刘明生就挣了近5万元钱。次年,儿子、儿媳也回来经营农家乐,生意越干越好。看到赚头的村民纷纷跟进,庙荒村的农家乐、民宿发展到30余家,2019年游客量超20万人次,村里终于有了致富产业。
传承一种精神添动力
短短几年,“穷”云遮蔽的庙荒村不仅甩掉贫困帽,还成了致富“明星村”,变化之快令人惊叹。在陈军这个“外来人”看来,只要找准方向,庙荒人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
搞基础设施建设,郁林英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11点回家,眼瞅着面色憔悴,却不愿停歇片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村里搞扶贫工程,贫困户刘志明、李荣梅夫妇身体不好,却坚持到工地干力所能及的活,觉得这样挣钱心里踏实,村里安排的公益岗位,数李荣梅干得最好。50多岁的村民郝新英家境困难,村里发展旅游后,她贷款办起了农家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脱贫攻坚,别人可以扶上马、送一程,但终究还要靠自己。”郁林英说,庙荒村是庙荒人的庙荒村,全村800余口人才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60年前,林州人历时十年,绝壁凿石,挖渠千里,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刻”在太行山巅。60年后,望着穿村而过的红旗渠,庙荒村人又在脱贫攻坚中发扬红旗渠精神,打赢一场战贫斗困的硬仗。
尽管庙荒村早已脱贫,但无论是陈军,还是郁林英,都未想过止步于此。庙荒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天比一天强,一年比一年高,庙荒村人奋斗的步伐也一天比一天快,一步比一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