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30日电 题:沙土地里“保”出一座脱贫村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4月底,吉林各地迎来大田播种期。在松原市乾安县丙字村,一片片玉米地被金黄色的秸秆覆盖,不时能看到拖拉机从田间驶过。丙字村近年兴起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不仅让贫瘠的沙土地逐渐改善,也“保”出了一座脱贫村。
这几天,村民李金玉一直在地里忙活。只见拖拉机牵引着免耕播种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一边行走一边播种。李金玉介绍,去年玉米秋收后把秸秆盖在地上,春天不翻地、不起垄,直接免耕播种,这样就能保护土地。“地力也提高了,一公顷玉米比过去增产3000多斤。”他说。
这是丙字村为摆脱贫困增加收入而做的新尝试。经过几年实践,李金玉尝到了“甜头”。但说起过去,种了一辈子地的李金玉皱起了眉:“以前刚播完种没几天,大风就把种子刮跑了,还得重新再种。一公顷玉米产量不足万斤,村民生活很苦啊。”
丙字村位于吉林西部半干旱区,过去这里风沙大,土地盐碱化严重,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以往春耕,一些错过了玉米最佳耕种期的村民,只能改种成熟期较短的糜子等作物,但产量低、不挣钱。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们长期仅能维持基本生存。
2015年,乾安县农机技术推广中心的蔺向志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丙字村。面对一片片沙土地,蔺向志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了解大家的想法。
“要是这土地能多打点粮,生活就会好很多。”那时李金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从事农业工作多年的蔺向志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村子的贫困面貌,就得改变贫瘠的土地。
了解了村子的情况,蔺向志打算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来改善土壤质量,但推广并不顺利。对于习惯了传统耕作方式的村民来说,把秸秆全部还田后进行免耕播种还是个新鲜事,都不敢轻易尝试。但蔺向志信心十足,他鼓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