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3)

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3)
2020-04-30 13:02:01 新华网

“绿色减贫”擦亮脱贫成色

金寨是安徽最大的山区县。一边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和几大水库;一边是人均耕地不足1亩,发展受困。生态红线不能碰,发展难题必须解,生存与生态、环保与温饱问题交织,让金寨脱贫成为“难中之难”的一场硬仗。

“金寨的脱贫攻坚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道具有时代意义的方程题。”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说,“减贫压力巨大,我们不求速效,但求成色。”

——“赔钱”也要夯实“绿色减贫”道路。

张冲乡流波村周遭满目翠绿,远处响洪甸水库碧波荡漾。作为全县1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网箱养鱼曾是这里脱贫致富的“利器”。2016年起为保护水库生态,当地开始大规模拆除网箱。响洪甸水库超过七成的网箱在张冲,这其中一大半在流波村,村民们炸开了锅。“当初淹我们家园,现在拆我们网箱,没了吃饭家伙怎么活?”

几番斟酌,金寨县还是痛下决心“赔钱”也得护绿。最终两个水库的3万余只网箱被拆除,县里共掏出3亿元帮助渔民转产谋出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金寨境内水质常年二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超75%,涓涓清泉,草木葳蕤,成了游人纷至沓来的“养心之地”。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山边坡顶架起光伏板,“晒太阳”也能赚钱。2014年起,金寨创新光伏扶贫,探索“分户、联村、村集体”三种光伏发电扶贫模式和“光伏+种养”的农光互补产业模式,助力11万余人脱贫。

探索的脱贫“平台经济”模式硕果连枝:搭建茶谷、药库、果岭和淠淮生态经济带四大平台,引导产业集聚,走“农旅融合、产业延伸”之路。仅茶谷平台就达20余万亩,“茶谷主题公园”覆盖8个村2.3万人,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