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

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
2020-04-30 13:02:01 新华网

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

新华社合肥4月29日电 题:红土地上的“绿色减贫”决战——大别山“将军县”金寨脱贫纪实

新华社记者陈先发 杨玉华 姜刚 陈诺

巍巍大别山,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映照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历史雄姿,如今又见证了一场老区人民波澜壮阔的“反贫困”决胜之战!

4月29日,安徽省宣布,革命老区金寨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个著名的“将军县”在奔赴全面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金寨的反贫困之战,曾让无数人牵肠挂肚:这里是华东地区最闭塞的山区之一,又集山区、库区和老区为一体,是安徽省最典型的一块“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但毫不气馁的老区人民,在国家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指引下,向着贫困堡垒发起冲锋,交出了一份“绿色反贫困”的出色答卷。

红土地上脱贫之战 拼搏出又一个“10万+”

换上一身黑色盘扣的中式褂衫,年已古稀的大湾村村民陈泽申像上班族一样准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新头衔是炒茶师,在村里的茶厂,负责指导络绎不绝的来村游客采摘和炒制茶叶。

他曾因丧子和老伴重病成了贫困户,靠着村里的产业帮扶和公益性岗位收入,2017年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帽。在他二层小楼的新居里,张贴着一张放大的脱贫证;不远处,他曾居住的土屋已成大湾村的旅游“打卡点”。

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革命老区之一。

三个“10万+”见证了金寨反贫困之路的深沉身影。

第一个“10万+”里,凝聚着革命的热血。“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革命年代,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是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如今满山的红杜鹃下深埋着烈士的遗骨。

1234...全文 5 下一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