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救命神器”ECMO国产化难在哪儿?(3)

“救命神器”ECMO国产化难在哪儿?(3)
2020-04-02 19:03:02 新华网

国家药监局体外循环器械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柯军表示,新一代离心泵的核心是磁悬浮技术和高效叶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在提高泵血效率的同时降低泵头对血液的破坏和损伤,这需要精细复杂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支撑。而在氧合器的研发中,关键材料是聚甲基戊烯(PMP)的中空纤维膜,能够让氧气高效进入血液,代替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这些都有待科研攻关突破。

上下游产业链不协同问题也较为突出。ECMO的研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重要技术和零部件。全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颜林表示,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已投入资源对ECMO产品进行研发,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

此外,由于ECMO的使用有可能会引起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即使是适用症范围内,也需依据个体情况而定,所以医护人员使用也较为慎重,市场容量相对较小。

国产化取得进展 宜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

经过此次疫情,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以ECMO为代表的高端医疗救护设备国产化,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同呼声。

记者了解到,ECMO国产化已取得一些进展。深圳汉诺医疗集团依托中德联合研发团队,经过3年科研攻关,已设计出氧合器和离心泵,目前完成了包括氧合器、离心泵和系统主机在内的整套设备的功能样机的设计定型。山东大学刘淑琴团队表示,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离心泵,期待成果转化孵化合作。

李伟松认为,应采取竞争申请项目或资金的方式,让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得到支持。要将分散在全国的机器、耗材、管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提供标准化的支持。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部门可加强与企业对接,为企业研发提供质量标准指导,在审批流程方面应提高与企业的衔接和效率,加快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速度。刘洋表示,国产化不是要关起门来自己搞,企业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核心技术和生产制造方面的水平。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