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特写:海底高铁“探路人”(2)

特写:海底高铁“探路人”(2)
2020-03-27 11:11:01 新华网

在岩芯取上来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土层分析与测试工作。“我们首先要对区域地质情况进行一个总体把控,区分土层到底是粘性土、砂土、粉土还是基岩,然后取不同层位的样品,拿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朱海超眼里,一块块岩芯都是弥足珍贵的宝贝。“甬舟铁路成功建设的地质‘密码’,就藏在它们‘其貌不扬’的身躯里。”

工期紧凑,时间不等人。为减少疫情影响,一些部门想尽办法为“海勘8号”挤出复工时间。

2020年2月,宁波海事局通过智能平台开展远程技术评审,身处武汉、大连、杭州、舟山、宁波等地的业主、施工单位、专家等20多人打破地域限制,进行了“不见面”但能“面对面”的交流探讨。施工方对记者说,从提出申请到完成安全技术评审,再到船舶、船员就位,他们“一次都没跑”就办完了所有事情。

由于海上作业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在“海勘8号”上一待就至少是一个月,吃住生活全部在平台上。两张板床,一张小桌,一只壁柜——这是不到8平方米的休息室内的全部“家当”。

协调平台升降操作的工作人员戴开平,15岁就跟着长辈下海营生。他笑言,大海早已成为他难以分割的“朋友”。“海上没有什么放松娱乐,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清晨看到太阳在海上缓缓升起的那一刻。”戴开平说。

“海勘8号”施工平台长程越说,如果要给平台上技术人员起一个共同名字的话,那他们或许可以都被称为海底高铁“探路人”。

程越从事海上勘探工作已将近10年,每年有300多天需要在外出差,每个月有近20天需要在海上漂泊,与海浪为伴。在同事眼里,他走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是一名见多识广的“老探路人”。而在女儿眼中,父亲的忙碌是为了一项项造福于更多人的光荣事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