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抗疫一线
本报记者 张佳星
坊间对病毒分离的工作,有些误解。
“分离”一词让人感觉病毒能从患者标本中直接“挑拣”出来。但实际上,从病人身体上采集样本并从中获得满足使用需求的病毒,不仅需要分离出病毒,还要让它稳定传代。与其说是病毒分离,不如说是“驯服”。
在疫情最初,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病原体鉴别实验室团队与时间赛跑,历时5天5夜,完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交予的病原体平行检测鉴别任务,并将病毒成功分离出来,获得稳定的病毒培养体系,支持围绕病毒开展的一系列研究。
3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病原体鉴别实验室副主任任丽丽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作为“驯毒者”精打细算、前瞻部署的3个月。
让病毒在实验室“活”起来,支撑后续科研
“病人的样本来了之后,用1微升就没1微升,它是不可再生的。但如果把里面的病毒分离出来、稳定传代,那么它就变‘活’了,就是可持续使用的资源。”任丽丽说,疫情初期,实验室接到疑似患者的临床样本,有灌洗液、痰液、气道刮取物等,团队的任务是从中鉴定并“驯服”病毒。
由于样本的总量有限,需要进行病原学分析等多种操作,每种试验方案都是以微升计来取用样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分离出病毒是关键环节,进行后续病毒致病机制研究等必须要让病毒能在实验室中“繁衍生息”。
“样本到我们手上的时候,已经过了几次的反复冻融,对其中病毒颗粒的完整性影响较大。”任丽丽解释,反复冻融之后病毒表面的突起蛋白会掉一些,这些突起如果缺失了,那么能进到细胞里的效率就很低了,会影响病毒分离。
反复冻融使得让新冠病毒的感染增殖并不容易,而它的高致病性又让操作更多了一分危险。“必须在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操作,考虑只能用微量样本,我们专门用斜面管减少接种量,同时单管操作避免样本相互间的交叉污染。”任丽丽说,由于时间紧、样本有限,综合考虑生物安全风险,实验室针对相关应急支撑工作储备了很多解决方案。
新华社合肥2月9日电(记者朱青 徐海涛 黄博涵)近在“眼前”的病毒、手“握着”病毒、“环绕”着病毒,这里是安徽阜阳市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实验室,现在也是这个千万人口城市里最不能大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