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命迁徙——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5)

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命迁徙——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5)
2020-03-17 21:05:01 新华网

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命迁徙——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搬迁后的牧民用上自来水(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命迁徙——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14岁的贡觉加错在新家复习功课(1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在森布日的新家,看到记者从双湖带来爸爸妈妈的视频留言,15岁的尼玛次仁和弟弟妹妹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日常起居由60岁的奶奶德青照顾。

而在上千公里外的双湖县雅曲乡牧场,尼玛次仁的爸爸扎西,正站在猎猎寒风中,放牧着500多只羊。他的妈妈罗增用小锤敲打凿子,从河里取冰。

为了解决人走后牛羊的问题,西藏政府部门设置了数年的过渡期,迁出地按村成立合作社,迁出群众以草场、牛羊等入股,由部分青壮年留守统一放牧,暂时解决牲畜和生活来源的问题。

过渡期满后,留守的青壮年将来到森布日的新家,和家人团聚。昔日的无人区,将再次成为无人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

2019年3月,森布日所在的山南市政府成立了幸福家园建设管理局,从当下和长远统筹规划搬迁群众的就业等问题。

幸福家园建设管理局局长白玛旺扎说,山南市已规划了森布日现代牧场、设施农业、经果林项目等,将为搬迁群众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

西藏自治区专门编制了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规划(2018—2025年),涉及海拔48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地区的那曲、阿里、日喀则3个地市20个县97个乡镇450个村,共计13万多人,其中10万多人将安置在雅鲁藏布江沿岸,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城镇。

西藏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扎西多吉说:“如此规模的跨区域搬迁,目的就是让极高海拔地区群众享受更好的生命健康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减少人类活动,把大自然还给野生动物,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作为“人类生理极限的试验场”,极高海拔对群众生命健康的伤害显而易见。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当地风湿病、心脏病等高原病地方病多发,不少群众因病致贫。加之地广人稀、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及度低,这里成为生态保护任务最重、贫困程度最深、发展难度最大的区域。

“特别是随着全球变暖和群众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家畜与野生动物争夺草场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造成了很大困难。”扎西多吉说,包括双湖在内的极高海拔地区涉及自然保护区9个,草场以每年3%-5%的速度加剧退化。

长期关注西藏社会发展问题的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说,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有利于破解生态与发展困局,有利于给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有利于筑牢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记者了解到,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全部结束后,西藏将退出近35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保护区28万平方公里。这将有利于全面改善迁出地生态环境,草甸覆盖度将平均提高10%-20%,荒漠草原覆盖度将平均提高5%-10%。

冬日藏北草原,茫茫雪海中,不时可见一群群藏羚羊、藏野驴在飞奔,眺望远方还有点点黑色野牦牛的身影……

羌塘草原,将回归自然。

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命迁徙——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的农贸市场里,新居民在买水果(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