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水哗哗地流出来,30岁的次仁卓嘎笑容格外灿烂。
对于次仁卓嘎来说,冬天到河里凿冰融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你看,一切都是新的。”次仁卓嘎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看看厨房里的燃气灶,又看看卫生间里的蹲便马桶和淋浴器,眼神里写满了“新鲜感”。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离开了高寒缺氧的老家,在低海拔有了新家。”次仁卓嘎说。
次仁卓嘎的老家在双湖县嘎措乡,一个藏北偏远的牧区。双湖县平均海拔5000多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的试验场”,人均寿命仅58岁,比西藏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低12岁。
春节前夕,记者顶风冒雪探访次仁卓嘎的老家,沿途河流湖泊冰封百里,八九级大风肆虐,白天的气温达到零下25℃。次仁卓嘎的父亲索朗央培刚从冰河里拉来一车冰块,堆放到仓库里。
被称作“鬼地”的双湖,却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地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双湖县,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迁徙活动的重要区域。
随着人口增长,当地人畜和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的现象愈发凸显。特别是因为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投资成本高,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始终困扰着极高海拔地区的群众。
2019年底,随着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实施,次仁卓嘎搬迁来到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
在森布日村,记者看到,一栋栋崭新的藏式民居整齐排列,家家户户房顶五星红旗飘扬,还有配套齐全的村委会、活动中心,安置点周边医院、学校、市场一应俱全,交通便利。
“森布日的冬天就是双湖的夏天。”75岁的多吉卓玛说,与老家相比,这里海拔低了1400多米,“天气暖和了,呼吸舒畅了,睡得舒服了,生活也方便了。”
森布日安置点距离拉萨机场仅10多公里,距离拉萨市60多公里。双湖县政协副主席、森布日安置点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斯旺说,到了新家园,群众将获得更好的就医、就学环境,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白玛老人一生的两次“大迁徙”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尼玛次仁的弟弟(前)在玩球(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健伟 摄
尼玛次仁的爸爸扎西在西藏双湖县雅曲乡牧场放牧(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扎西的妈妈和扎西的孩子们在新家门前留影(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27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由区党委书记和自治区主席任组长的自治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自即日起,全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响应。
1月28日0-24时,31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59例,新增重症病例263例,新增死亡病例26例(湖北省25例、河南省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新增疑似病例3248例(包括西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