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6日电 题:用生命抗击疫魔——陆军军医大学“专家党员突击队”武汉一线救援记事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黎云
抗疫一线,哪里最危险、任务最繁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大都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有着丰富的防控经验。
他们年龄均在50岁以上,却夜以继日地与疫情抗争、与病毒战斗,给支援湖北医疗队树立了榜样,也让患者看到了希望。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徐迪雄、毛青、李琦、杨仕明、曹国强、任小宝、陈萍组成了“专家党员突击队”,成为武汉抗疫一线闪耀的“明星阵团”。
闻令而动,他们用生命履行使命
除夕,凌晨4时,毛青接到出征的电话。没等电话那头说完话,毛青就坚决表示:“既为军人,亦是医生,疫情就是命令。我就是搞传染病防治专业出身的,别人来那叫奉献,对我,就是责无旁贷。”
毛青曾参加过抗击非典,阻击过禽流感,还曾执行过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医疗任务,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
这个被患者和战友称为“可以托付生命”的人,在除夕夜,再次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线。
李琦是呼吸系统专家,曾在非典防治工作中担任全军“抗非”专家组成员。出征前,李琦作为督导组专家,正在外地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督导任务。
李琦本人是一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为了能保持充足体力救治患者,每夜都必须在呼吸机辅助下才能睡眠。除夕夜,背着呼吸机的李琦,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战场”。
58岁的陈萍,是医疗队年龄最大的队员,从事感控工作已30余年。17年前,陈萍就已脱下军装,但她仍时刻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关注着疫情动态,为单位防控建言献策。医疗队组建后,陈萍临危受命。
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刘又宁:(病毒)太狡猾了是可能的,不过还有三个层面要考虑:1、试剂盒的质量很不统一,检测技术也不统一,有时候采集样本也会出现误差,所以我觉得应该统一标准
战斗仍在继续 中国军网微信推出 《武汉战“疫”日记》栏目 陆续向广大网友发布 奋战在战“疫”一线的Ta们 在忙碌间隙 记录下的最真实最感人的日记! 这些朴实诚恳的文字 让人久久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