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书写新的转折——写在革命老区遵义全面脱贫之际(2)

书写新的转折——写在革命老区遵义全面脱贫之际(2)
2020-03-03 17:03:01 新华网

“20万劳务大军,是一种抉择,更是一笔财富!”正安县县长吴起说,劳务输出为贫困群众解决温饱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数十年沉淀中形成巨大的人才积累。仅在珠三角从事乐器生产的正安人就有两三万,他们中有些人从普工干起,一步步成长为优秀企业家。

精准扶贫政策让“与世隔绝”的正安打开了山门,四五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交通死角成为开放前沿,绿水青山蕴藏无限生机。县委县政府再次走出去,到沿海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在外经商的家乡人返乡创业。

“家乡变了,经济转型浪潮中,过去的劣势,反而成为优势。”在广东务工20多年并创办了自己的乐器生产企业,“吉他兄弟”决定回乡创业。在他们感召下,一大批吉他企业陆续西迁正安,带动当地1.5万多农民就业。

在新的长征路上,老区人民一次又一次勇敢抉择。

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灰白相间的二层小楼静静伫立。85年前,正是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始终是遵义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1983年的那个冬天,遵义湄潭县楠木桥生产队一间四处透风的油坊中,24位农民围着火塘争论了三天三夜,一项涉及农民最根本利益的土地制度改革,在这个火塘边诞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随着时代发展,“增人要增地、减人要减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政策不稳群众心里慌,只能种点玉米的薄地上,饭都吃不饱,却经常吵架。

“这么冷的天,再吵几天也没个结果,干脆就‘生不添、死不减’,有本事就好好培养孩子读书,走出大山!”德高望重的大队老干部余忠华喊了一嗓子,大家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说:“要得!”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