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在疫情阴霾下的经济,随着能源、交通、水利、电力……一个个“火车头”在海上、陆地、空中齐齐开动,瞬间展现出了巨大能量。从现代化厂房到掘进中的隧道,从脑力激荡的研发院所到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线,随着复工复产陆续到位,一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超级民生工程、外资标杆项目重现往日繁忙景象。
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也迎来关键节点,大型商用无人机“鸿雁”成功首飞,火星探测器研制进入冲刺阶段,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工程抓紧施工……重大工程的快速有序推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稳定中国经济的“平衡器”,更是中国实力的集中体现,容不得丝毫放松。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比如集成电路产量2018亿块,增长8.9%;钢材产量12亿吨,增长6.3%;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2/3以上等等。一组组数据背后,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也提振了当前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的信心。
铿锵突进的重大工程和项目,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解决发展瓶颈;既能显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带动力,也能提高对推进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影响力。
所以我们看到,连徐高铁复工了,上下游钢筋、土方、运输、车辆同步发动;白鹤滩水电站持续赶工,几千名工人盯守一线……所以才会有中国船舶集团各大船厂纷纷复工,重型燃机、核电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展良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运行保障工作进入集中突击阶段,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抵达海南文昌发射场全力迎接首飞,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将四颗新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载人航天、量子通讯、深海探测到高铁、核电、特高压,一项项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重大工程项目,继续夯牢着国力基石。从上海临港新片区产值逾5亿元的企业全部复工,到积塔半导体临港工厂等一批外资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从上海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复工率近90%,到湖南重点外资企业复工率超过80%;从保生产、保物流、保工期,到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在一系列政策服务提供的有力保障下,重大工程项目助推中国经济稳健前行,让士气更高昂,让信心更充足。
毫无疑问,重大工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也是统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更是提振发展信心的“强心剂”。以有序推进的重大工程保障高质量发展,就能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就能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有效途径,就能为带领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注入强大信心,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特约评论员 陆玄同)
钢轨绵延 复兴号驰骋 同一时刻 中国铁道博物馆内 一台特殊的机车 静静等待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向他们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1969年10月20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开通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