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苏芳瑞的妈妈戴丽在志愿者家长群中留言:“各位老师们放心,我相信我们所有的家长一定会更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在突发疫情面前勇于担当,作为学生家长,敬畏和自豪油然而生。这么短的时间内,孩子们像变了个人,元气满满,信心百倍。祝福所有老师孩子们平安出征、平安归来。”
正如志愿者韩依桐在采访中所说:“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理应去实现一些自己的责任,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能发声的发声,能做事的做事。”
看啊,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一个接续奋斗的民族,前途无限光明。
疫情下,中国青年用一片赤诚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傍晚,脱去无菌服的志愿者们席地坐在餐桌前,吃起盒饭。摘下口罩的他们变回了稚嫩爱笑的孩子,洗去疲惫,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团团有话说
今天团团给大家讲的是一群在遥远的新疆,默默守在工厂一个多月,争分夺秒为一线生产口罩的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志愿者的故事,这其中有团干部,有老师,更多的是20来个十八、九岁的学生团员。
我们联系了正在工厂工作的校团委教师隋文静,从她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其实每一位同学之前并没有下过工厂生产口罩,但是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厂里不可或缺的骨干。可以想象,从拿惯了笔的学生到熟练使用口罩生产设备的工人,这些同学们需要多少次的练习;可以想象,从本来可以在家里安稳享受超长假期,到居住在简陋厂房、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转变需要多少勇气;可以想象,16岁的中专班学生郑婧,带着稚嫩的脸庞,整月跟随老师们忙碌在工厂,需要多少坚持。
隋老师告诉团团,每天早上她会叫醒这些同学们,大家集体去上工,每次她都不忍心,想让他们多睡会。“快点,再快点!”“我很骄傲我能生产口罩。”每天,同学们朴实的话语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都在感动着老师,也感动着听到这个故事的人。
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生产口罩的队伍中来……
虽然疫情还没结束,但曙光已现。乌职大的同学们很快就会回到熟悉的校园,但他们却度过了一个极其难忘的寒假。他们的寒假关键词不止有“疫情”、“网课”、“宅在家”,更多是“忙碌”、“奉献”和“成就感”。
谢谢你们,不怕辛劳,为一线生产急需的物资。
谢谢你们,让我们每个人看到了共青团员身上应该闪现的光芒!
文/钟亚楠
编辑编辑 |方 瑞、王俊文(团湖北省委)
校审校审 | 吴 笛
值班编委 | 高 亮
来源:微信公众号“学校共青团”(ID:tzyxxb),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