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0日电 题:记者手记:光的温度
新华社记者贺占军、顾煜
夜色与光的“约会”,总能带来希望与安宁。寒夜流动的警灯、车间不熄的厂灯、城市奔跑的“路灯”、深夜温暖的心灯……这些灯发出的每一道光看似微弱,却汇聚成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人们前行。
连日来,记者夜访乌鲁木齐,体验疫情防控下的另一种“逆行”,倾听“守夜人”的故事,感受“掌灯人”的温度。
流动的警灯
晚9时,-8℃。
初春的边疆之夜,这个温度本不算冷。但乌鲁木齐乌拉泊检查站地处风口,有了风,就会觉得刺骨。
“我们常年在此值守,已经习惯了风的味道。”没跟记者聊上几句,看到几辆轿车即将驶入检查站,朱江和战友们急忙迎上去,测体温、看证件,了解行者从何而来、欲往何地……
乌拉泊检查站是疆外省份和东疆、南疆车辆进入乌鲁木齐市区,或经乌鲁木齐前往北疆的必经之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交通、公安、医务等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组,全天候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疫检查、道路指引、通行保障等。
来自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民警朱江是其中一员。他的任务之一是用警车带路,将入城的车辆指引到不同的区县接送点。
“走!我带你们回家!”与乘客交流时,朱江和战友们温馨的问候,感动了不少夜行者。“你能想象在寒冷的黑夜长途跋涉几百公里,突然看到闪烁警灯的感觉吗?”在朱江和战友们的眼里,夜晚的警灯如同大海中的灯塔,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安宁,“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我们更要站好岗。”
言谈间,有七八辆车查验完毕,朱江又要出发了。
于是,闪烁的警灯和紧随其后的点点车灯,串成茫茫夜色中一道流动的风景。
不熄的厂灯
晚10时,万家灯火。
卸货、搬运、消毒、裁剪、缝纫、制作、打包……新疆乐贝尔贸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灯火通明,40多名员工和志愿者各司其职,一切有条不紊。
这里生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正源源不断送往抗疫一线。“大年三十开始,我们就加班加点开始生产。”缝纫工人王桂芬调整了一下身旁略微刺眼的灯光,发烫的灯泡下,她手中的布料在针线的光影中快速变成一个个口罩。
除了吃饭,每天从早晨9点到次日凌晨2点,王桂芬和同事们手中的针线一直停不下来。与工人们一同奋战在生产一线的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年龄最小的郑婧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一名学生,她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站着工作,手指早已被剪刀磨出了茧子,“站着效率更高,这点苦不算什么。”
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当地政府先后拨付650万元用于企业订购原材料和设备,并派干部到企业服务。虽然疲惫,但公司董事长张洁的脸上写满了责任:“我们生产得越多,一线人员就越安全。”
奔跑的“路灯”
晚11时,夜色苍茫。
“您好,麻烦来门口取您的菜。”揽投员高国庆手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在小区门口等待点单的居民前来取菜。疫情防控期间,这已成为他每晚的常态。
“每天下午开始配送,一般晚上11点多才能送完。”高国庆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47个揽投部、投递班扩大服务内容,340余名揽投员除了保障正常的邮件投递工作外,还要为市民提供蔬菜水果、日用百货、书籍、药品以及孕婴童用品的配送服务,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市民日常需求。
由于下单的居民多,他和同事们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只有到小区门口才可以歇息片刻,“每天送货100公里以上,有7个小时都在车上。”虽然离家只有几公里,但高国庆已有20多天没有回家。
刚送完一单,还未吃饭的高国庆便又匆匆出发,绿色的配送车快速穿梭在夜色朦胧的路上,奔向下一户等待的家庭。车灯如同一盏盏流动的路灯,温暖着千家万户。
温暖的心灯
零点,万籁俱静。
“韩姐,我的心情有些低落,怎么办啊……”一台电脑、一部手机,韩露将一声声暖人心窝的问候传递给集中隔离和居家的市民。
焦虑、烦躁、恐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2月8日,乌鲁木齐市团委开通抗疫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每天早上10时到晚上8时,12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通过远程视频、电话聊天等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不过每天都差不多要忙到晚上12点,最晚一次聊到了凌晨3点。”家住乌鲁木齐市苇湖梁片区的韩露是全市心理服务志愿者,一天最少要进行10位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两个多小时,“有的居民比较焦虑,我就选择视频,好让他们尽快放松下来。”
每天十多个小时,韩露坦言耳朵有些吃不消。但休息片刻后,她又接通了下一位市民的视频。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共待春暖花开。”心理疏导时,韩露总会这样鼓励大家。
央广网乌鲁木齐8月26日消息(记者吴卓胜 通讯员王海燕)近年来,借助旅游兴疆和全域旅游,新疆乌鲁木齐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民宿产业正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热点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6日电(记者阿依努尔、王菲)正值新春佳节,乌鲁木齐市的街巷处处张灯结彩,尽管寒意十足,浓浓年味儿却给这座边城增添了些许暖意。而最暖的,莫过于老旧小居里住进“新”房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