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0日电 题:记者手记:光的温度
新华社记者贺占军、顾煜
夜色与光的“约会”,总能带来希望与安宁。寒夜流动的警灯、车间不熄的厂灯、城市奔跑的“路灯”、深夜温暖的心灯……这些灯发出的每一道光看似微弱,却汇聚成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人们前行。
连日来,记者夜访乌鲁木齐,体验疫情防控下的另一种“逆行”,倾听“守夜人”的故事,感受“掌灯人”的温度。
流动的警灯
晚9时,-8℃。
初春的边疆之夜,这个温度本不算冷。但乌鲁木齐乌拉泊检查站地处风口,有了风,就会觉得刺骨。
“我们常年在此值守,已经习惯了风的味道。”没跟记者聊上几句,看到几辆轿车即将驶入检查站,朱江和战友们急忙迎上去,测体温、看证件,了解行者从何而来、欲往何地……
乌拉泊检查站是疆外省份和东疆、南疆车辆进入乌鲁木齐市区,或经乌鲁木齐前往北疆的必经之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交通、公安、医务等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组,全天候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疫检查、道路指引、通行保障等。
来自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民警朱江是其中一员。他的任务之一是用警车带路,将入城的车辆指引到不同的区县接送点。
“走!我带你们回家!”与乘客交流时,朱江和战友们温馨的问候,感动了不少夜行者。“你能想象在寒冷的黑夜长途跋涉几百公里,突然看到闪烁警灯的感觉吗?”在朱江和战友们的眼里,夜晚的警灯如同大海中的灯塔,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安宁,“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我们更要站好岗。”
言谈间,有七八辆车查验完毕,朱江又要出发了。
央广网乌鲁木齐8月26日消息(记者吴卓胜 通讯员王海燕)近年来,借助旅游兴疆和全域旅游,新疆乌鲁木齐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民宿产业正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热点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6日电(记者阿依努尔、王菲)正值新春佳节,乌鲁木齐市的街巷处处张灯结彩,尽管寒意十足,浓浓年味儿却给这座边城增添了些许暖意。而最暖的,莫过于老旧小居里住进“新”房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