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头几年,工作很难打开局面,村民又不理解,面对一个个困难,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如今已经成为村支部书记的何小明说,“是火箭军官兵们不断鼓励我、帮助我。他们和我们一起选脱贫项目、解工作难题,一起到村民家里去做工作,增强了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官兵们发挥高科技部队的优势,帮助畔龙村找到发家致富的突破口,开始发展起高产油茶、葡萄种植、莲藕栽种和肉牛养殖等脱贫致富产业。慢慢地官兵走进了畔龙村乡亲们的心里,成了他们最亲的人。
火箭军某旅政委刘宏伟一直惦记村里肉牛养殖的情况,专门派营教导员杨波过来看看。杨波是这个旅在畔龙村的定点帮扶联络人。
走进依山而建的畔龙村肉牛养殖场,近150头肉牛长势良好,有的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出栏。杨波高兴地说:“看到这些肉牛养得这么好,我们都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村里的贫困户在这里务工,每月可以得到最高5000元、最低几百元的固定收入,肉牛卖了后还有分红。”
现在这个好局面,得益于火箭军官兵的不懈付出。两年前,在官兵的协调争取下,肉牛养殖项目上马,村民们也翘首以盼,把脱贫的希望寄托在从外地买来的小牛身上。
没想到的是,由于养殖经验不足,不到一个月,一些肉牛相继染上了病。眼见肉牛越来越消瘦,村民们也都着急上了火。
得知这个情况后,部队请来了畜牧专家。专家们不仅治好了肉牛的病,还定期到村里办起了培训班,教会了大家肉牛养殖的办法和技巧。
当年,这批肉牛卖出后,给村民们带来了14万多元的收入。第二年,他们不仅扩大了肉牛养殖规模,也树立了发展其他产业的信心。
如今的畔龙村,成了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示范村”“明星村”。何小明说:“过上幸福生活的乡亲们,对咱共产党、对我们部队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
新华社西安12月30日电 题:“点子王”张雷威的“扶贫经” 新华社记者刘彤 “共同富裕是全社会的愿景。我们帮扶的村子富了,不能算富,只有当方圆百里内的贫困群众全部摆脱贫困,我们也才算离目标近了一小步
2012年,吴云波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如何能够不靠上级“输血”,做到自身“造血”?在反复思考后,他认为,村里肉牛养殖的基础好,科尔沁地区的牛肉在国内市场也颇有名气,便决定做肉牛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