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82年里换了4套房 鄂伦春族老奶奶笑谈新生活

82年里换了4套房 鄂伦春族老奶奶笑谈新生活
2020-01-20 17:21:06 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0日电 题:82年里换了4套房 鄂伦春族老奶奶笑谈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王靖、徐壮

进入腊月,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屋外天寒地冻,鄂伦春族老奶奶葛淑云的房里却暖意融融,推拉玻璃窗上雾出的水珠直往下溜。

“过去的房子哪有这么暖和,躲进被窝里也冷得要命。”葛奶奶盘腿坐在床上,一边纳着狍皮帽,一边看着电视回忆道。

葛奶奶82岁,现居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猎民村。她的先辈们,世世代代游猎在大兴安岭的深山茂林里。

回看人生走过的82年,葛奶奶一共换过4套房:斜仁柱、土坯房、砖瓦房、楼房。4套房子逐步升级,既见证了她家由贫苦向富裕的转变,也记录了鄂伦春族从森林游猎生活到现代生产生活的历史性变迁。

斜仁柱,又称“撮罗子”,是鄂伦春等民族的传统住房:几根木杆顶部交叉,支成圆锥形屋架,再覆以桦树皮、兽皮等防风保暖。好拆好建,适应游猎生活,猎物在哪里,斜仁柱就搭到哪里。

人生前20多年,葛奶奶就在斜仁柱里度过。

老人的回忆总是充满云淡风轻的浪漫。印象中,由于生火需要跑烟,斜仁柱顶部不会盖东西,晚上睡觉可以直接望到天上闪烁的繁星。

浪漫背后是简陋。那时的寒冬令葛奶奶想起来就揪心:“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喝水靠打冰块放在锅里化。裹上狍皮褥、狍皮被睡觉,半夜照样被冻醒。”

1951年,鄂伦春自治旗成立,成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现代生活逐渐渗进古老的游猎民族。

1958年,乡政府为葛奶奶和族人们建起土坯房,居无定所的游猎生活成为历史。用葛奶奶自己的话说,“住进土坯房,自己一家人一下从原始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