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人大常委会驻乌兰木伦村工作队,帮助村里建成煤矸石砖厂,解决了废物乱排问题,已创收4000多万元。
目前,全市驻村工作队已引进项目3000余个,累计投资13亿元;帮助建立专业合作社756个,大多数嘎查村建起“企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2018年,全市嘎查村集体经济均“清零”;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至50万元的达622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有25个,超100万元的有35个。近日,国家民委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名单”中,全市有8个嘎查村因“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等优势上榜。
“我也要当‘货郎子’”
“村集体经济重新起步,遍地开花,第一产业链条在延伸。”鄂尔多斯市包联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数据显示,全市7220户175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进入巩固提升新阶段,53万农牧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万元以上,同比增长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集体经济被分光吃尽。”市委办公室驻东胜区柴登村第一书记宋乃春说,现在有了集体经济,最大的问题是特产难卖,年货节就是为打品牌、拓市场。
“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有。”宋乃春所在的村子,去年将一个闲置多年、沦为垃圾池的活畜交易市场改建为中国北方亚高原训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林下养殖,成立合作社打造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产销渠道,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0万元。
集体经济兴起,吸引着外出人员返乡。市工商局退休干部刘保前也看到了契机,他在柴登村承包1500亩土地,与村民合作规模化种植荞麦、豆类等杂粮。1月10日,包联单位市邮政分公司免费提供600多平方米底店设立的“助农扶贫超市”开业,他们的产品全部入驻;特产跨越中间商环节,质优价廉,供不应求。
“以人民为中心”,群众需要什么,干部们就做什么;基层有什么短板,干部们就补什么短板。
昔日的货郎,肩挑货担走村串户,摇鼓叫卖针头线脑、玩具杂货,有的兼收猪毛、马鬃、土特产;同是城乡经济“纽带”,“货郎干部”有所不同,他们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将产业引进村子里,把绿色产品卖出去;帮助困难户摘掉穷帽子,扶持集体经济重振雄风。
“我也要当‘货郎子’。”刘保前说,“驻村干部架起城乡发展金桥,我们应乘势而上向土地要效益。党建引领、产业助推的路子走对了,乡村振兴胜利在望。”
半月谈评论员:刘一鸣 近日,云南一贫困户想要5吨水泥修建猪圈和厕所,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拨了3吨水泥。该贫困户想再多要两吨水泥遭拒绝后,产生不满,多次辱骂扶贫干部是“狗”,最终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
新华社西安12月30日电 题:“点子王”张雷威的“扶贫经” 新华社记者刘彤 “共同富裕是全社会的愿景。我们帮扶的村子富了,不能算富,只有当方圆百里内的贫困群众全部摆脱贫困,我们也才算离目标近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