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月17日电 题:买楼支书“买楼”记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
买楼支书名叫李买楼,是河南省卢氏县文峪乡菠菜沟村党支部书记。48岁的豫西汉子30年间执着于一件事——“买楼”。起初,他靠在矿山打工,为自家盖起了两层小楼;之后,他带领乡亲们包工程,30余位乡亲陆续买了房;现在,他担任村干部,帮50余户贫困群众搬进了临近县城的安置房,“买楼”名副其实。
李买楼热衷“买楼”,源自家里居住条件差劲,源于父母对自己的期盼。“从我记事起,吃上顿,没下顿,父母加我们兄弟5个就挤在祖辈留下的土坯房,长大点,根本住不下。”李买楼说,他有三个哥哥,分别取名“建军”“建国”“建山”,都是常见名,等到自己出生,或许父母发愁家里怎么装得下这么多人,给他取名“买楼”,两年后弟弟出生,干脆起名“建楼”,“我琢磨,他们肯定盼着我们能买楼房,住楼房。”
其实,买楼也好,建楼也罢,这不仅是李买楼父母的愿望,也是菠菜沟人,甚至卢氏县人祖祖辈辈的期盼。卢氏县是河南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度贫困县,有4000多个山头、2400多条河流涧溪。时至2016年,还有4万余户农民住着土坯房。
菠菜沟村方圆51平方公里,800余口人分散在8条沟。驻村第一书记牛富江2017年第一次入村时,想沿着山路摸村情,从上午9点走到下午1点,翻了两道沟,见到4个人和20多只羊。“山大沟深,萧条冷落,难觅人踪,不走出去就得‘饿’死。”这是牛富江的第一印象。
李买楼向往山外的世界,但他第一次走出山沟却是生活所迫。“父亲生病住院欠下外债,兄弟5人均摊,我头上摊了2300多块钱。”为了还上这两千多块钱,19岁的李买楼到相邻的灵宝市矿山挖矿,一天拉上万斤矿石,挣5块钱。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10年后,李买楼硬是靠挖矿在临近县城的村子建起两层小楼,成为第一批搬出菠菜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