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国家统计局今天(1月9日)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2019年全年CPI同比增长2.9%,实现了全年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那么,数据公布后市场的反应如何?数据背后又透露出哪些经济信号呢?来听听经济学家的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立群:2019年CPI上涨幅度仍然在年初预期的范围之内,总体来看,供给的保障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尽管我们在2019年出现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CPI的变化。其他CPI的组成部分,包括工业消费品,包括服务价格,也包括一些食品、蔬菜、水果等等都比较平稳,形成单一产品推动价格上涨的特点。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通过改善猪肉的供给,鼓励农户,鼓励养猪业的发展,同时多管齐下,扩大进口猪肉、牛肉,因此供给的改善导致了近期的猪肉价格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年3%左右CPI的目标完成,在合理区间之内,实际上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稳定市场的预期。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连平:目前的CPI的上涨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由货币因素短期内快速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猪肉)供求关系逐步地得到调整,未来的CPI进一步大幅上涨就没有这个基础。那么这样就给相关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调下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提供了较好的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立群:从目前的融资变化来看,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正在加大,围绕着扩大内需的一些政策也在不断地落实当中。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连平:PPI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总的来说是由高向低逐步回落,那么它的运行态势总的还是比较明晰地反映了经济运行还是有不小的压力。我们认为整个经济的运行在企稳,需求在增长,状况有所改善。2020年PPI有可能会得到改善,或者说全年基本是在正值或者是逐步走高的态势。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通过改革的办法来释放制度的红利,通过改善营商环境,通过扩大开放,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活微观主体的活力,应该说经济表现出了极大的韧性,2019年中国经济总体表现平稳来之不易。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1月9日发布了2019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