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嫦娥四号成功落月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当我们遥望星空时,多了一个期待和牵挂。在30多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中国的“玉兔”(月球车)正一步又一步地迈着努力的步伐,带着我们的眼睛,一起探寻月球。
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在当代中国重新演绎,并不断延伸出新的“版本”。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软着陆,它还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张来自月球的照片,在网络上刷屏。通过它,人类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模样。
差不多在嫦娥四号落月的同时,另一张照片也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张照片的背景是地球上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位女航天人因激动而难以自已,一位年长的航天人站在她背后,紧紧握住她的右手。
那位女航天人是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彼时48岁。握住她手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彼时74岁。两代“嫦娥人”的手握在一起,这或许是对中国航天精神传承与接力的一种最好的注解。
20世纪80年代初,在瑞士留学的叶培建前往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总部参观一个展览,一块美国展出的月球岩石吸引了他的目光。“人家的水平确实不一样”,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月球探测的感受。二十多年后,中国启动探月工程,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并带领嫦娥一号任务团队取得了成功。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老“嫦娥人”叶培建能体会张熇那一刻的百感交集。据张熇回忆,当时,叶培建从后排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辛苦了,不容易。”于是有了上面提到的那张照片。
在这张照片的背后,还有许多年轻人的身影。“嫦娥奔月”的旅途上,不仅有叶培建和张熇这样的传承,还有更年轻一代的接力——
比如,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星务分系统主管设计师侯文才,34岁。他和同事们完成了“鹊桥”的方案设计、生产、测试等工作。在测控对接任务中,他们在白雪覆盖的北方林海留下脚印,在黄沙遍地的西部戈壁洒下汗水。
比如,嫦娥四号着陆器测试指挥岗齐天乐,29岁。举行完婚礼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坐早班机去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投入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测试工作。
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一起奋斗的结果。比如,嫦娥四号着陆器有200多个设备、“玉兔”月球车有100多个设备需要测试;嫦娥四号的火箭进行了65项技术改进,针对窄窗口发射等风险制定了520项预案。在所有困难面前,大家同舟共济。正如张熇所说,“每次遇到问题,大家都在一起讨论和分析,改后再改再试”。
叶培建院士后来接受记者采访,谈及那次“握手”时说:他们在一起走过这么多年的道路,张熇以及年青一代挑起了这个担子,他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因为,“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呢”。
张熇说,从事月球探测让自己变得更勇敢、自信了。
这就是我们的“嫦娥人”,他们不负韶华,努力奔跑,让梦想在宇宙发出灿烂的光芒。尽管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们相信,他们会更加勇敢和自信地走下去。(本报记者 陈海波)
原标题:“双三百”目标达成!嫦娥四号成功自主唤醒进入第十二个月昼工作2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相继结束寒冷漫长的月夜休眠期,受光照成功自主唤醒,恢复月面工作
去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旅程。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戳视频,为中国人的探索精神点赞。
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该奖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