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体现中国特色 助力长治久安——解析新出台的社区矫正法
新华社记者白阳
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这是我国首次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门立法。在当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该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社区矫正工作立足国情成效显著
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姜爱东表示,社区矫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执行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现已在全国全面推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接受社区矫正对象478万,累计解除矫正对象411万,近年来每年新接收矫正对象50多万。今年截至目前,新接收矫正对象57万,解除矫正59万,全年正在列管的有126万。“社区矫正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节约国家的刑罚执行成本,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司法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姜爱东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表示,统计显示,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犯罪率维持在0.2%的较低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
“可以说,社区矫正工作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惩罚与教育的刑罚目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次生动的法治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的体现。”王爱立说。
社区矫正立法注重吸收实践经验
央视网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今天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区矫正是完善刑罚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白阳)对于社区矫正对象,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电子定位?2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三审的社区矫正法草案,对电子定位的使用条件、批准程序和期限等情形作出了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